2025.10.02 經濟日報
新北大巨蛋樹林、淡水擇一 力拚結合周邊發展推動新造鎮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1)日宣佈,未來新北大巨蛋的候選基地,將以「樹林機五、淡海二期」為優先評估標的。副市長劉和然也說,未來會以巨蛋園區模式,融入智慧服務、體育運動、文化展演及觀光娛樂等機能,以「提早來、留下來、晚點走」作為設計理念,期盼能在2050年實現。
新北市政府透過專家學者問卷方式,綜合挑選出最具潛力的二處區位。劉和然表示,經過半年的分析、討論、專家學者請益及評估,新北大巨蛋確有規劃興建的必要,未來更可與台北大巨蛋相輔相成,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
他透露,在過程中,各界專家均提出「基地本身腹地要夠,且交通便捷性為重中之重」基本要件,同時若能擁有豐富外部資源,包括觀光景點、文化遊憩等,從六處候選地點各有其優劣面向,但透過專家學者問卷,最後綜合歸納出「樹林機五、淡海二期」等二處最適區位,後續將由市府體育局持續委託專業顧問團隊進行更細緻的可行性評估,提出新北大巨蛋的最後落腳處。
淡水在交通改善後,交通便捷度得以提高,有擁有豐富的文化觀光遊憩資源底蘊,只是相關用地取得還寄望中央協助,這部分也會持續與內政部溝通爭取;位在樹林運休中心南側的用地位於樹林、新莊及板橋交界,可透過軌道路網同時銜接新莊線、板南線、三鶯線及未來的桃園捷運棕線,完整便捷的交通網絡及多元的運輸模式,是專家學者推崇的重點,同時規劃主導權在市府,未來將以東京巨蛋為樣板,提供市民新的遊憩體驗。
侯友宜解釋,新北大巨蛋是新北市2050發展願景中很重要的目標之一,「今天只是第一步」,新北大巨蛋一開始定位就是要結合周邊發展,以「新造鎮」概念推動。
2025.10.02 經濟日報
仲量:今年前三季民間投資公共建設逾3千億元創新高 年增271%
2025-10-01 22:27
據仲量聯行第3季商用不動產季報資料,2025年初至第3季政府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招商案吸引民間投資預估達3,205億元,創歷年新高。
仲量聯行觀察,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市場近兩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2024年至2025年第3季期間,已公告最優申請人的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案件投資總金額達新台幣4,068億元。其中,2025年初至第3季全國內投資市場呈現爆發性成長,成功吸引民間預估總投資額從2024年的863億元躍升至3,205億元,成長幅度高達271%。
從區域分布觀察,台北市、高雄市、新北市三大都會區為投資主力,2025年新北市受惠於Y7十四張暨機廠案單案貢獻985億元(簽約中),投資金額達1,295億元居冠;高雄市1,107億元位居第二,展現穩健成長動能;台北市則以600億元排名第三。
仲量聯行指出,高雄市2024年穩居投資龍頭地位,投資金額達399億元占全國47%,開發面積1.8萬坪更占國內54%比重,投資表現亮眼。高雄投資熱潮主要受惠於台積電(2330)效應,2027年5廠全數量產將帶來7,000名員工,創造1 : 8關聯產業效應,吸引大量半導體供應鏈廠商進駐。
同時,陽明交大與清華大學高雄分部預計2029年將產生4,000多名高階師生。交通建設方面,高雄捷運路網的持續擴張,加上高鐵南延確定採「高雄方案」進入高雄車站,進一步強化高雄南台灣交通門戶地位。
在高科技產業聚落與完善軌道交通雙重加持下,高雄透過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TOD等發展模式,進一步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帶動區域整體發展量能,未來預期將有更多政府招商案件公告,值得投資人期待。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指出,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案因區位優越、產權單純及採合建機制,投資人無須負擔購地成本,已成為投資人取得投資機會的重要管道之一,因此持續吸引民間企業積極參與。
侯文信認為,2025年初至第3季已成功吸引民間投資額達3,205億元,預期今年廣義促參招商金額可創歷年新高,並逐步向其他縣市延伸,帶動區域招商與土地開發活化。
2025.10.02 經濟日報
第3季北市商辦租金緩漲…南港龐大供給價逆勢守穩 原因是它
2025-10-01 22:11
據仲量聯行最新第3季商用不動產季報顯示,第3季台北市再度迎來新供給,新增辦公出租空間總計16,537坪,其中新光杭北、元大銀星釋出共11,300坪,但僅使空置率小幅上升0.7個百分點至7.4%,顯示市場需求有支撐。
仲量聯行商業不動產部副總經理游淑芬表示,台北市頂級辦公市場展現韌性與成長動能。第3季租賃成交顯著增長,帶動單季頂級辦公室租金季增0.14%至每坪月租3,221元,惟成長幅度收斂,顯示市場進入高原期。
次級市場中,敦北次級市場租金上漲2.54%至每坪月租2,775 元,受惠於優質新供給進場,漲幅遠超其他次級市場,顯示新供給已成為推升租金的核心動能。
信義次級市場則因富邦A25去化強勁,租金水準同步提升,進一步凸顯頂級辦公市場的韌性與抗跌性。
南港商業區租金則維持穩健表現,穩守每月每坪租金2,366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38%。即便在面臨大量新供給的挑戰下,南港仍展現價格穩定性,凸顯區域內科技業聚落支撐力道。
游淑芬預期,第4季商辦租賃市場仍將延續此趨勢;同時,優質新商辦持續推升租金,將讓頂級辦公租金穩步上揚。惟在年底新商辦陸續完工下,市場空置率將攀升,短期去化有壓。
值得注意的是,該資料顯示,第3季台北市核心商業區A級辦公市場成交量達6,790坪,占整體交易量69%。其中,以信義次級市場表現最為突出,引領五成的租賃交易;敦北次級市場以32%居次,受惠於新供給持續進入市場,帶動企業升級辦公空間意願提升。
從產業需求觀察,科技業、運輸業、財務金融業占比皆在兩成以上,顯示不僅科技業重視辦公升級,其他產業也開始注意辦公升級對企業的多項優點。
以行政區來看,根據仲量聯行統計,2025年第3季南港地區商業區A級租賃成交量達3,006坪,為今年目前成交量最高的一季,不僅推升第3季整體交易量,亦顯示市場租賃需求逐步回穩。
2025.10.02 經濟日報
AI 浪潮、科技業出手 前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衝破1,100億元
2025-10-01 21:52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受AI浪潮推動,科技業、尤其半導體及伺服器企業,持續加碼購置商辦、廠辦,加上企業對商辦升級有高度需求,讓第3季商用買賣市場、商辦租賃市場各自寫下不錯表現。
其中第3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約達689億元,光是來自科技業剛性需求就有448億元,占比達65%,一舉推升前三季交易金額衝上1,166億元,創近10年同期次高,僅次於去年。
侯文信分析,以第3季交易產品來看,以廠房交易最突出,單季交易額達273 億元、創今年新高,占整體交易比重達六成、季增率高達86%,主要買方來自科技業與製造業、因應出口訂單與產能需求加速擴廠。
光是第3季科技業在商業不動產市場的投資金額占比達47%,不僅展現其市場主導地位,更反映台灣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持續強化在地產能布局,並透過積極布局研發與生產設施,鞏固市場競爭優勢。
侯文信認為,隨著第4季交易案加入後,今年全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有望創下近10年次高水準。
2025.10.02 自由時報
近8年最冷 六都前9月買氣年減28%
房市越來越冷!根據最新發布數據,六都九月買賣移轉棟數僅一.六萬棟、年減近三成,前九月累積僅十五.一八萬棟、年減幅達二十八%,是近八年來同期最冷,也是自一九九九年有統計以來的同期第四低。
根據六都地政局最新數據,對比前一個月,僅台北市月增四%,其它五都全數衰退,又以高雄市月減幅最大、達十二%;且第三季六都移轉棟數合計僅近五.一六萬棟、年減近三成。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台股已上衝二.六萬點,但資金與信心並未同步反映到房市,推估是過去房價漲太多,加上目前政策對於房貸仍偏向緊縮,造成第三季房市買氣平淡,但可觀察近期房市開始有築底跡象,且交易量不再破底。
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的放款比率限制之外後,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認為,後續對新青安的族群或首購族在貸款取得與排撥時間上應可緩解,房市政策面鬆綁提供一定正向影響,但相關政策能否轉化為實際成交,仍需一段時間檢驗。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則表示,就算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上限之外,實際上首購本來就是房市剛性需求,只是排撥過久而延遲過戶,對促進新的進場意願效用不大。
他認為,政府解決的是房貸亂象、而非房市交易結構,且央行對換屋協處時間的調整,甚至還出現屋主售屋壓力的反效果,加上央行在年底前都無放寬信用管制的打算,房市交易量恐將持續探底。
六都9月買賣移轉量 冷颼颼
僅1.6萬棟、年減近3成;政策未鬆綁、房價降幅未達買方認同,預估年底前交易量欲大不易
工商時報
房市交易持續低迷,六都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6萬棟,月減3.5%、年減29.5%;前三季六都移轉棟數15.2萬棟、創下近八年同期最低紀錄,顯示今年房市持續性低迷,未見回溫。由於信用管制政策未鬆綁、房價降幅未能達到買方認同,預估至年底前房市交易量仍欲大不易。
根據六都地政局統計顯示,9月除台北市月增4.2%外,其餘各都均較8月衰退;與去年同期相較,新北、台南、高雄衰退幅度均達3成以上。房仲業者指出,房市持續低迷,房貸緊縮現況、對後市信心不足趨勢,短期難以扭轉,買氣很難在短期明顯回溫。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股市上衝到26,000點,市場上的資金與信心並未同步反映到房市,主要過去一段時間房價漲多,再加上政策面貸款仍偏向緊縮。
不過曾敬德也發現,近月房市已有開始築底跡象,交易量不再破底,新青安政策略為放寬對於部分區域仍有正面幫助,接下來就觀察年底的央行動向;去年8月銀行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房貸自主管理,到年底也將屆滿,政策走向仍將對於房市有關鍵影響力。
以今年前三季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來看,六都合計為15.2萬棟、年減27.9%,新北、台南、高雄三都年減幅均在3成以上,六都前三季交易量創下近八年同期最低,也是自1999年以來第四低,台北市、台南市則續創八年最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近九年新低紀錄。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72-2條放款比率限制之外,對於適用新青安的族群或是首購族在貸款取得與排撥時間上得到緩解,觀望氣氛有稍微轉淡跡象,不過政策能否轉化為實際成交,仍需一段時間檢驗,有待第四季持續觀察。目前市場普遍期待房價下修,有意出售的屋主若能適度調整售價、與市場行情接軌,有助於縮小買賣雙方的價格落差,加速成交進程。
2025.10.02 工商時報
今年成交量下滑逾7成 南二都預售屋有價無量
受中央銀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影響,台南、高雄預售屋房價雖同創新高,但「有價無量」,台南成交量下滑74%、高雄衰退75.2%;新成屋高雄價格雖持續創高,但量也萎縮,台南則在去年見價格高峰後,今年出現微跌,成交量繼續下滑。
清景麟集團創辦人林聰麟1日示警,如果央行今年第四季、明年第一季,沒有再推出寬鬆房市管制措施,明年南二都預售屋成交量將比今年再跌20%。
清景麟集團創辦人林聰麟表示,近四年來,台南預售市場從2022年每坪均價30.84萬元,漲到今年7月38.95萬元,價格持續創高,成交量卻萎縮,從2024年9,267戶,下滑到今年前七月的1,406戶,月均量僅200.8戶,較去年772.3戶,重挫74%。
高雄預售屋市場也一樣,從2022年每坪均價32.25萬元,持續創高,漲到今年7月42.06萬元,成交量則從2024年14,732戶,下滑到今年前七月2,127戶,今年月均量剩303.9戶,比去年的月均量大減75.2%。
南二都今年預售成交量恐只有去年20%~30%,林聰麟預測,明年預售屋成交量恐比今年「再衰退20%」,並表示如果央行出現寬鬆政策,或許房市會有小陽春,但不會有成交大回升的機率,因為政府不樂見房價上漲。林聰麟認為,今年房市就是價漲、案量多、成交量少。至於房市何時見底?林聰麟說「深不見底」,只能希望能夠回升。
2025.10.02 工商時報
公辦都更、捷運聯開招商吸金!前三季民間投資逾3,000億 創歷年新高
2025.10.01 18:07
仲量聯行發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展望,仲量聯行指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市場近兩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今年全台投資市場呈現爆發性成長,吸引民間預估總投資額從2024年的863億元,躍升3,205億元,創歷年新高,成長幅度高達271%,台北、高雄、新北三大都會區為投資主力。
其中,新北市受惠於Y7十四張暨機廠案單案貢獻985億元(簽約中),投資金額達1,295億元居冠;高雄市1,107億元位居第二,展現穩健成長動能;台北市則以600億元排名第三。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指出,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案因區位優越、產權單純及採合建機制,投資人無須負擔購地成本,已成為投資人取得投資機會的重要管道之一,持續吸引民間企業參與,預期今年廣義促參招商金額可創歷年新高,並逐步向其他縣市延伸,帶動區域招商與土地開發活化。
在商用不動產市場方面,第三季商業不動產與土地交易總額達689 億元,其中商業不動產交易額448億元,土地交易額241億元,推升年度累積交易額至2,116億元。其中,工業地產年度累計成交已達 995億元,占全年總額 41%,穩居市場主力,廠房交易占工業地產逾半比重,成為推動工業地產的核心驅動力,隨著經濟前景轉佳、企業投資信心回升,相關產業擴大投資動能可望推升下季交易量。
侯文信表示,工業地產持續成為交易主力,廠房需求最為火熱,已連續四季增溫。受AI浪潮推動,科技業尤其半導體及伺服器企業,持續加碼購置工廠以支撐產能擴張,此趨勢將延續至明年;同時在關稅調整後,企業重新思考全球生產基地的布局,鎖定菲律賓、印度擴廠,上半年已有破百家企業在菲律賓投資,投資累計金額達5.7億美元。
2025.10.02 聯合報
青埔房價又要漲?他崩潰等跌買房夢碎 網笑:夢該醒了
2025-10-01 18:15
國泰人壽於桃園高鐵站前規畫「高速鐵路桃園車站特定區開發案」,第1期3.2萬坪開發昨日動土,預計5棟大樓2030年完工,地方雖然看好此案再次帶動青埔繁榮發展,但也有民眾憂心「買房的夢越來越遠」。
一名網友在Dcard崩潰表示「看到這個新聞心先涼一半」,因為高鐵桃園站前又要大開發,國泰人壽更是「直接標下去」蓋商場旅館跟辦公室,此舉似乎象徵著青埔房價又要暴漲。剛出社會的他崩潰問「是不是離買房的夢想越來越遠」想知道年輕人現在進場到底還來不來得及。
貼文下方網友不諱言點頭「漲阿,怎麼可能不漲?不漲的話政府做這麼多幹嘛」、「之後一定漲喔,趁能入手的時候趕快買吧」、「沒有家族三代累積就乖乖去租房」。也有人吐槽「剛出社會就想在青埔劃位?」、「這個已經講很久了吧,要多接觸時事」。
還有內行網友建議「現在買只能買外圍3字頭甲建,住宅區基本款都要6-7字頭,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直言如今房價抬那麼高,小坪數物件將越來越多,建議原PO如果要住的舒服買外圍。
2025.10.02 工商時報
興富發悦讀耶魯 3字頭有感讓利
興富發集團打響南台灣「有感讓利」第一槍,旗下金駿營造在台南九份子推出總銷98億元的預售新案「悦讀耶魯」,將以每坪3字頭開盤,相當區域實登行情的七五折至八五折,搶攻第四季房市。
興富發建設執行長林志龍表示,由於先前台南買氣出現鈍化現象,因此「悦讀耶魯」決定祭出震撼讓利價,廣告戶2戶產品每戶總價798萬元起、每坪平均約31萬多元,相較於台南上半年實錄單價已「見7」,與九份子今年實登單價也有每坪38~42萬元,與區域就有16~25%的價差,加上該案位於九份子明星國際學校學區,且有重大建設等優勢,希望藉廣告戶震撼讓利價話題,刺激市場活絡起來,力拚買氣復甦反彈。
座落於台南首創的九年一貫雙語學區「悦讀耶魯」,鄰近九份子國中小,擁抱紅樹林生態景觀,結合休閒與自然,享受戶外自在生活。周邊誠品生活、新光三越、影城、COSTCO、星巴克等豐富機能,讓潮流品味輕鬆到位。
建築由張真一美學大師操刀規劃,設計尊榮氣派大廳、日系選書台灣蔦屋閱覽室、Lounge Bar、豪華視聽電影院、揮汗健身房、露天星空游泳池、琴韻流光會所等豐富公設,展現非凡生活格局。名校、湖景、北外環串聯的優勢地段,景觀首席珍稀席次,震撼讓利,訂簽只需15萬起,總價798萬起。
2025.10.02 工商時報
新莊核心 富都新玉 房市護國神山
房市投資邏輯與股市如出一轍,外圍重劃區雖有爆發力,但市中心產品才是最能抗跌、長期保值的「房市護國神山」。尤其市中心新屋難求,素地開發更是稀有,相較於重劃區難以取代性高,近期在新莊市中心、中港國小首排、雙基地合計近900坪規模的新案「富都新玉」,正是在回防市中心的趨勢下,再度受到市場矚目的代表新案。
該案步行即可抵達新泰國中、新莊高中,12年國民教育完整覆蓋,基地緊鄰萬坪新莊運動公園,分鐘即可享受大片綠意與休閒空間,對於注重親子與健康生活的家庭格外具吸引力,並有幸福、中平、新泰與宏泰四大商圈環繞,食衣住行皆能步行解決,形成高度自給自足的市心生活圈。
「富都新玉」公設設計邀請豪宅團隊十邑設計王勝正操刀,以義大利藝術美學為靈感,建材水準更直逼高端豪宅,全案配備日本原進口Clean Up廚具、YKK氣密窗、德國百年精品Villeroy&Boch衛浴,另外還提供十年防水保固,六級抗震設計,讓自住客以合理門檻就能享受高端規格。
室內採3.5及3.6米挑高,搭配無小梁高坪效格局,視覺延伸帶來通透明亮的氛圍,居住舒適度隨之提升。產品規劃20~23坪正2房,以親民總價鎖定首購族。
2025.10.02 澎湃
廈門租房也可落戶:島外四區社保連續繳滿3個月,居住登記滿半年
9月29日,福建省廈門市人民政府發佈關於完善優化落戶條件的通知。
根據通知,在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住房租賃備案且居住登記滿半年,並在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3個月且申請時在保的人員,可以申請在居住地所在區落戶。
在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半年且申請時在保,並在本市居住登記滿半年的人員,可以申請在就業地所在區落戶。
在思明區、湖裡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2年且申請時在保,並在思明區、湖裡區住房租賃備案且居住登記滿2年的人員,可以申請在就業地所在區落戶。
符合上述落戶條件的人員,應按就業單位集體戶、就業地社區公共戶、居住地社區公共戶的順序申請落戶,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遷落戶。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此前廈門市相關規定與通知不一致的,以通知為准。
這也意味著,只要滿足社保繳納條件,在廈門不用買房,租房就可落戶。
2024年10月1日,廈門曾調整房產落戶政策。政策要求在廈門市行政區域內擁有合法房產,且已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且房產用途登記為住宅;申請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房產所有權份額合計超過50%(不含),可以申請將戶口遷入房產所在地址。
廈門市政府發佈的資料顯示,2024年末廈門全市常住人口535萬人,同比增長0.43%,人口增幅位居全省首位。廈門高品質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措施取得明顯成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91.01%,城鎮化水準位居全省第一。戶籍人口也保持增長,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09.0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近7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88.3%。
2025.10.02 每日經濟新聞
9月全國百城房價出爐!機構:新房價格上漲,二手房環比連跌41個月
今年的樓市“金九”,房價表現如何?
10月1日,中指研究院發佈資料顯示,9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16926元/平方米,環比微漲0.09%,同比上漲2.68%;二手住宅均價為1338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4%,同比下跌7.38%。
記者注意到,截至9月,百城二手房價格已連續41個月環比下跌;三季度,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下跌2.26%,跌幅較二季度擴大0.1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下跌5.79%。
具體到城市,9月,上海(+0.82%)、杭州(+0.51%)、廣州(+0.32%)等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位居前列;鹽城(-1.87%)、徐州(-1.44%)、南通(-1.30%)等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跌幅靠前。
“房企上半年在核心城市競得的部分地塊預計將在四季度逐步入市,新增供應增加有望對核心城市新房銷售形成一定支撐,‘好城市+好房子’仍具市場機會;而二手房受掛牌量維持高位影響,短期或將延續‘以價換量’行情。”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當日接受記者微信採訪時指出。
房企推盤潮
拉動新房價格結構性上漲
在“金九”房企推盤潮帶動下,9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實現小幅上漲,但漲幅較8月收窄。
具體來看,9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為16926元/平方米,環比微漲0.09%,同比上漲2.68%,保持正向增長態勢;第三季度,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0.47%,漲幅較二季度收窄0.1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上漲1.63%,市場整體保持溫和上行趨勢。
分城市梯隊來看,新房市場分化明顯,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呈現“冷暖不均”的格局。
一線城市憑藉核心資源優勢和優質盤供應增加,價格表現突出,9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48%,同比漲幅高達6.87%,成為市場穩定的“壓艙石”。二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基本持平,環比微漲0.01%,同比上漲1.72%。
具體來看,上海(+0.82%)、杭州(+0.51%)、廣州(+0.32%)、青島(+0.26%)、蘇州(+0.23%)等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靠前。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四線代表城市去庫存方面仍然乏力,9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35%,同比下跌1.30%,前9個月累計跌幅達1.23%,“降價跑量”仍是多數項目的主要去化策略。
其中,汕頭(-1.23%)、柳州(-0.91%)、馬鞍山(-0.87%)、德州(-0.86%)、南通(-0.86%)等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跌幅靠前。
曹晶晶指出,核心城市推盤積極性提升是帶動新房價格結構性上漲的關鍵因素。9月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加大優質改善型專案推出力度,部分專案結合政策優化實現品質升級。
以上海為例,9月發佈的住宅品質提升政策明確提出,可局部提高建築高度並放鬆陽臺計容面積計算規則,該政策提升了高端專案的市場接受度。同時,成都、武漢、合肥等地也在完善住房專案計容規則,為“好房子”建設提供政策支撐,進一步啟動了改善性需求。
曹晶晶表示:“目前百城新房均價環比微漲,主要是受近兩年土地供應回歸主城疊加新房產品改善化趨勢帶動。但9月百城中仍有67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跌,可以看出多數城市房價依然承壓。‘銀十’期間,房企在核心城市推盤預計將維持溫和恢復態勢,有望對新房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二手住宅價格
已環比連跌41個月
與新建住宅價格結構性上漲形成對比的是,9月百城二手住宅市場仍處於深度調整期,價格連續第41個月環比下跌。
資料顯示,9月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338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4%,同比下跌7.38%;第三季度,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累計下跌2.26%,跌幅較二季度擴大0.1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 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累計下跌5.79%,市場調整幅度持續加深。
圖片來源:中指研究院圖片來源:中指研究院
每經記者注意到,9月各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均呈下跌態勢,其中二線城市跌幅最大。
9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60%,較8月0.55%的跌幅略有擴大;二線城市環比下跌0.87%,跌幅較上月0.85%的跌幅進一步加深,成為跌幅最大的梯隊;三四線代表城市環比下跌0.68%,較上月0.78%的跌幅有所收窄。
在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中,鹽城(-1.87%)、徐州(-1.44%)、南通(-1.30%)、西安(-1.30%)、濟寧(-1.26%)等城市環比跌幅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9月重點城市二手房交易活躍度出現明顯回升,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帶看量與諮詢量環比均有增長,但高掛牌量背景下,價格並未隨之企穩。
雖然二手房價格整體承壓,但每經記者注意到,各地在政策端已開始針對性發力以緩解二手房市場壓力。
比如深圳,今年9月放寬非核心區限購政策,成年單身人士按家庭執行限購規定,且不再區分首套和二套住房利率定價;上海也優化了房產稅政策,為符合條件的非戶籍家庭購買二套及以上住房提供稅收優惠;深圳、河南等地拓寬提取住房公積金使用範圍,支援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稅費、用於住房裝修等;廣東、湖南、山東、福建發行超197億元專項債券收購閒置存量土地。
曹晶晶指出,隨著房地產進入存量階段疊加市場預期偏弱,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掛牌量仍處高位,短期二手房價格仍面臨調整壓力,預計將維持“陰跌”狀態。
“當前穩市場的關鍵在於穩預期,而穩預期核心在於穩房價。想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除了行業政策外,也需宏觀政策協同加力,以帶動預期恢復。”曹晶晶補充道。
2025.10.02 每日經濟新聞
“金九” 樓市現暖意:超七成百強房企業績逆市飄紅,今年首個2,000億元房企誕生
今年樓市“金九”表現亮眼,多家房企銷售業績環比增長。
9月30日晚間,中指研究院、克而瑞和億翰智庫等機構分別公佈今年前9個月百強房企銷售榜單。
克而瑞資料顯示,今年9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2527.8億元,環比增長22.1%,同比增長0.4%。從企業表現來看,有72家百強房企單月業績環比增長。儘管同比止跌回升,但單月業績規模整體仍處於歷史較低水準。
從累計業績來看,中指研究院資料顯示,今年前9月,百強房企銷售總額26065.9億元,同比下降12.2%,降幅較前8個月收窄1.1個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後續政策仍將繼續維持寬鬆基調,核心城市新房供應或迎來溫和改善,對市場預計將形成一定支撐,但更多城市新項目較為有限,市場分化行情將延續。
今年首個2000億元房企誕生
從今年前9個月的情況來看,據中指研究院統計,百強房企銷售總額為26065.9億元,同比下降12.2%,降幅較前8個月收窄1.1個百分點;百強房企權益銷售額為18069.6億元,權益銷售面積為8278.3萬平方米。
其中,保利發展(7.860, 0.14, 1.81%)以全口徑銷售金額2017億元,成為今年首個銷售額破2000億元的房企。
前9個月,多個陣營房企數量均發生變化。具體來看,1000億元以上陣營房企共6家,與去年同期持平,銷售額均值為1576.8億元;第二陣營(500億~1000億元)房企共7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家,銷售額均值716.0億元;第三陣營(300億~500億元)房企共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家,銷售額均值381.6億元;第四陣營(100億~300億元)房企共40家,較去年同期減少4家,銷售額均值164.0億元。
者梳理發現,9月單月,保利發展實現銷售額350億元,環比增長達到約110.8%,增長幅度大幅領先TOP10房企。TOP10房企中,9月單月銷售金額超過百億元的還有綠城中國、中海地產、招商蛇口(10.170, 0.23, 2.31%)和建發房產,銷售金額分別為222億元、192億元、151.9 億元和102億元。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據克而瑞資料,儘管百強房企在9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2527.8億元,環比增長22.1%,同比增長0.4%,實現了同比變動止跌回升,但僅就單月業績來看,其銷售規模整體仍處於歷史較低水準。
累計業績來看,前9個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23236.6億元,同比降低11.8%,降幅收窄1.3個百分點。
從企業表現來看,共有72家百強房企9月單月業績實現環比增長,包括華潤置地、建發房產、中國鐵建(7.850, 0.03, 0.38%)、電建地產、邦泰集團、中建東孚等45家房企單月業績環比增幅更是超過30%。
“後續政策仍將維持寬鬆基調”
每經記者注意到,9月作為傳統樓市銷售旺季,各大房企均加大了推盤量,並出現了一批熱銷樓盤項目。
克而瑞監測顯示,今年9月,新房供應環比大增55%,達到年內次高;成交環比上升18%,同比下降5%。前9個月,30個監測城市累計成交8833萬平方米,同比微降3%,降幅較上月擴大一個百分點。
其中,4個一線城市表現亮眼,9月成交量為160萬平方米,環比上升16%,同比上升1%;前三季度成交累計同比增長4%。
二三線城市9月合計成交759萬平方米,環比上升18%,同比下降7%。其中,成都、杭州熱點恒熱;武漢、西安、重慶、廈門、長春等城市成交量同比、環比齊增,保持熱度;濟南、南寧、東莞、徐州等少數城市成交量下降,處於深度調整期。
劉水分析指出,9月,核心城市繼續優化需求端政策,如深圳繼續放寬非核心區域的購房資格,並將鹽田、大鵬等遠郊區縣納入“不限購”範疇;上海優化房產稅政策;深圳、河南等地拓寬提取公積金可使用範圍,支援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稅費、用於住房裝修等。“但從市場表現來看,除核心城市樓市有所修復外,多數城市樓市表現相對平淡,市場仍面臨一定調整壓力。”
展望後市,克而瑞預計,新房成交絕對量或將延續低位徘徊,基於去年10月基數較高,成交單月同比降幅仍將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京滬杭蓉等核心一二線城市市場熱度或將延續高位波動,而諸如南寧、重慶、福州、青島等城市,預期整體去化率基本處於不足三成的低位徘徊。”
“後續政策仍將維持寬鬆基調,預計將繼續聚焦‘止跌回穩’目標,推動已出臺各項政策加快落實。”劉水同時指出,核心城市新房供應或迎來溫和改善,對市場預計將形成一定支撐,但更多城市新項目較為有限,市場分化行情將延續。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高品質改善住宅集中入市,高端市場亦存在熱度轉降跡象,並非所有高端住宅都可實現熱銷,內部也存在一定的分化行情。
“通過比較部分熱點城市熱銷專案,高質價比的‘好房子’產品仍能贏得市場。”劉水表示,一方面核心區位保障了完善的配套資源,提升了專案價值,特別是部分專案擁有稀缺性歷史文化資源;另一方面則是創新產品設計,提升產品競爭力。
2025.10.02 新浪網
碧桂園:2025年底完成境外重組
9月30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桂園”)發佈公告,披露了與處理無法表示意見所採取的行動有關的定期最新資料。
公告顯示,碧桂園通過推進境外債務重組、境內債券展期、多管道創造現金流三大核心舉措,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預計2025年底前完成境外重組。
在境外債務重組方面,2025年4月與持境外美元優先票據及港元可轉債未償本金約30%的 "專案小組" 簽約後,代表"第2類債務"(境外票據類)本金逾77%的持有人已加入;2025年8月與持現有銀團貸款本金49%的 "協調委員會" 修訂協議後,代表"第1類債務"(銀團貸款類)本金逾62%的持有人也已加入。集團明確,將持續與主要債權人磋商,目標2025年底前完成重組。
現金流創造方面,2025年1-8月,碧桂園連同合營、聯營公司累計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合同銷售額約224.8億元,對應銷售建築面積約272萬平方米,通過適配市場的定價與供貨計畫達成目標。
2025年8月18日,碧桂園境外債務重組取得了重大進展,公司力爭在2025年底前完成建議重組。根據公告,協調委員會占現有銀團貸款本金總額的49%,其成員已加入重組支援協議,或正履行內部程式以取得加入批准。同時,超過77%的第2類債務持有人已簽署重組支援協定。碧桂園還在2025年度工作會議上表示,上半年將以保交房為主,下半年則保交房與保主體並重,為2026年進入正常經營狀態做好準備。這表明碧桂園在債務重組和經營恢復方面都有明確的計畫和目標,有望減輕其現金壓力,並對未來經營產生積極影響。
碧桂園通過債務重組方案的推進,有望在2025年底前完成境外債務的重組,並為其2026年進入正常經營狀態做好準備。根據興業證券(6.540, -0.05, -0.76%)的分析,碧桂園的保交付壓力在2025年將明顯減輕,2022-2024年期間公司累計交付了約170萬套房屋,2025年的計畫交付量為21萬套,這表明公司在項目交付方面的能力有所恢復,未來經營狀態有望正常化。
2025.10.02 澎湃
“滬六條” 房產新政實施一月有餘:9月成交環比增8%、同比增24%
上海房地產新政“滬六條”自8月26日實施以來已有一個多月,房地產市場走勢如何?
10月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滬六條”聚焦居民購房需求綜合施策,政策實施一個多月以來,擴容支持需求逐步釋放,住房市場活躍度提升,在推動8月商品住房成交量環比由負轉正後,促進9月一、二手住房成交量延續增長態勢。統計資料顯示,9月一、二手住房累計成交207萬平方米,環比增加8%,同比增加24%。
一手房成交55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4%
來自上海市房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9月,一手住房成交55萬平方米,環比增加28%,同比增加14%。
具體而言,一是新開盤項目認購水準提升。今年9月,共上市認購43個項目,平均認購比為0.75,高於今年以來的0.71。二是在售項目銷售增加。“滬六條”出臺後,在售項目來訪量比8月增加16%,預訂成交逐步轉化為網簽成交,9月在售項目日均成交面積比8月日均增加33%。
二手住房成交1.8萬套,同比增加27%
二手住房市場方面,統計資料顯示,今年9月,二手住房成交1.8萬套,環比增加3%,同比增加27%。自8月26日“滬六條”實施以來,二手住房日均成交609套,比8月政策出臺前日均水準增加12%。
具體而言,一是成交量逐周增加。9月第1-3周,二手住房日均分別成交558、615、628套,呈現逐周提升態勢;9月週末成交量較高,日均成交891套,比8月週末日均增加22%,其中9月27日(週六)成交1061套,為今年6月以來週末最高水準。二是先行指標得到了顯著提升。綜合仲介機構回饋情況,9月二手住房新增購房委託量比8月增加7%、居間合同量增加10%。
外環外市場活躍度提升
統計資料還顯示,“滬六條”聚焦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取消外環外購房套數限制的利好下,外環外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
具體而言,一是一手住房在售專案銷售提升。9月外環外在售項目日均成交比8月增加40%,高於全市平均增幅。二是二手住房成交占比增加。9月份外環外成交環比增加6%,同比增加34%,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準;占全市二手住房成交量的57%,比政策出臺前水準提高3個百分點。三是改善需求開始釋放。外環外一、二手住房成交中,“滬六條”擴容支持四類群體增購住房約占14%,高於全市平均水準。
2025.10.02 經濟通
融太集團潛在出售香港投資物業,市場反應正面
融太集團(01172)公布,有關獨立核數師就集團持續經營能力無法表示意見,處理措施包括潛在出售香港投資物業收到正面市場反應及作商討。
此外,該集團指,一直就借貸再融資與主要銀行對話,包括建議取消某些財務契約。
2025.10.02 經濟通
武漢有機6,155萬人幣收購馬來西亞地皮,建海外生產基地
武漢有機(02881)公布,斥3646.6萬令吉(約6155萬元人民幣)收購馬來西亞地皮。
該集團指,地皮面積約56萬平方英呎,集團擬以內部資源撥付代價,而收購柔佛地皮主要旨在建立海外生產基地以製造出口產品,預期可減輕國際貿易政策變動所產生的不利影響,並降低生產及貿易風險。
2025.10.02 經濟通
雅居樂5個月收回12億人幣,15億人幣借款還款期獲延長
雅居樂集團(03383)公布,關於解決無法表示意見的落實計劃及措施,自4月29日至本周二(30日)共約5個月,已收回約12.01億元(人民幣.下同),主要用於支付支出及退回保交樓監管帳戶,已成功與多家金融機構達成初步協議,並獲批本金總額約14.92億元之借款還款期延長。
該集團指,就成本控制方面,今年第二季度行政成本減少約23.9%,其中所有高級、中級及初級管理層員工已分別接受57%、40%及20%的減薪。在普通員工中,54%員工已接受減薪,減薪幅度為10%。有關措施令員工成本減少1.12億元,減少約28.2%。至於境外債務重組正按預定時間表推進,已向主要境外債權人提交初步方案,將協助主要境外債權人進行盡職調查,以落實方案條款。集團爭取在本人年底前與境外多數主要債權人達成初步重組條款。
2025.10.02 經濟通
合景泰富:所有境內公司債券重組已完成
合景泰富(01813)宣布,所有境內公司債券的重組已完成。
其中,公司附屬廣州合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2筆境內公司債券;廣州市天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發行的1筆境內公司債券的重組方案,已全部獲相關債券持有人會議審議通過。
公司稱,3筆債券的本息償付安排將進行調整,並提供包括通過提供折價現金回購、資產抵債、全額轉換一般債權、全額留債等選項。
2025.10.02 經濟通
中國奧園:首九月約10.49億元人民幣境內借款獲展期,達成8宗訴訟和解
中國奧園(03883)稱,為解決不發表意見,目前境內債務重組計劃方案已經基本完善,正在徵求各方意見。
於今年首九個月,集團境內借款本金金額約10.49億元人民幣現有境內融資安排獲展期;已與業務夥伴就逾期/未償還的經營性應付款項、銀行及其他借款達成8宗訴訟和解。
另外,集團仍然繼續積極探索潛在的資產出售機會。
2025.10.02 中新網
香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連升三個月
香港特區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26日公佈,今年8月香港私人住宅樓價指數為288.5點,按月上升0.14%,連升3個月。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8月份樓價持續上升,主要反映7月中旬至8月上旬整體樓市氣氛穩定,再配合港股持續向好、新盤銷情理想等因素帶動。香港私人住宅售價已連續5個月平穩或上升,期間累漲1.26%,創近8個月新高。
租金方面,8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為198.7點,按月上升1.1%,連升9個月;累計升幅3.54%,創六年來新高。
2025.10.02 信報
新盤首9月銷15,113伙勢超去年
SIERRA SEA賣1536戶領先 滶晨吸金破百億
新盤市場交投穩步上揚,截至9月,今年一手成交量已達15113宗,比去年全年僅少約3.8%,逾一成單位來自新地(00016)旗下西貢十四鄉西沙灣發展項目SIERRA SEA。不過,今年首9個月新盤銷售金額約1466億元,較去年全年仍差約23.4%,新世界(00017)牽頭的香港仔黃竹坑站港島南岸滶晨系列吸金約109.6億元,暫為今年唯一破百億元的新盤。
根據統計,9月全月共錄1808宗成交,雖較8月全月1966宗少約8%,但已是連續8個單月成交逾1000宗,是自2019年3月至11月後的最長紀錄,反映新盤市場交投暢旺。今年首9個月一手成交量已達15113宗,比去年同期11106宗多約36.1%,快將追上去年全年15714宗的紀錄,僅差601宗或約3.8%,業界人士預期,今年定能超越去年全年,成交量連升3年。
事實上,2022年受到第五波疫情及加息因素影響,當年只有9170宗成交,創2013年4月底實施《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一手例)後新低。今年本港開始減息及樓市全面撤辣等,一手成交量陸續回升至超越1.5萬宗,正穩步上揚。
上然凱柏峰賣樓居亞季
今年以SIERRA SEA銷情最突出,遙遙領先其他新盤。發展商於4月及5月期間接連推出SIERRA SEA第1A(2)期及第1B期,兩個期數共進行六輪銷售,公開發售單位全部即日售罄,連同標售單位,首6個月合共賣出1533伙,為當時全港銷量最高新盤。SIERRA SEA第1B期於7月售出3伙,整個發展項目今年暫沽1536伙,佔全港新盤成交量約10.2%,年內仍未有新盤成交量能超越SIERRA SEA。
銷量第二名及第三名新盤叮噹馬頭。萬科香港旗下大埔上然分三期發展,所有期數今年3月起先後推出市場,以「1『家』1付款計劃」作招徠,大單位買家可用優惠價「加購」細單位,成功吸引市場關注,今年首9個月共售出892伙居第二位。
第三名為信置(00083)牽頭的將軍澳日出康城第11期凱柏峰發展項目,自7月起以現樓形式重推,短短3個月已售出890伙。
旺量未旺價 銷售金額按月跌
銷售金額方面,今年8月單月一手市場吸金約224.4億元,屬今年高位;9月稍為回落至210.3億元,仍為今年次高,按月跌約6.3%。今年首9個月新盤銷售金額約1466億元,較去年全年約1914億元,仍差約448億元或約23.4%。
港島南岸第5A期滶晨及第5B期滶晨II分別於今年5月及7月推出,合共售出645伙,共套現約109.6億元,暫為今年唯一破百億元的新盤。其中成交價逾5000萬元以上佔32宗,成交價最高見8530萬元。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今年政府把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提高至400萬元,刺激細價樓交投,故成交量增加未帶動銷售金額向上。他預期,全年一手成交量達20000宗,創一手例後新高。
2025.10.02 信報
緹外頂層特色戶5.8億售
踏入10月,超級豪宅率先起動。嘉里(00683)旗下九龍半山超級豪宅緹外一個頂層全層特色戶,昨天連兩個車位及裝修傢俬以5.8億元售出。龍光地產(03380)及合景泰富(01813)鴨脷洲利南道超級豪宅項目凱玥,據悉獲同一組買家購入全層兩伙,涉資逾1.55億元。
緹外5座7樓頂層戶,實用面積8444方呎,連5550方呎天台及1265方呎前庭,屬5房5套連4間工人房間隔,連兩個車位及裝修傢俬,以5.8億元成交,呎價68688元。
成交紀錄冊顯示,上述單位可享樓價4.25%的從價印花稅津貼,以及3500萬元家具津貼現金回贈。發展商稱,項目頂層特色全層相連大宅已悉數售出,反映項目頂層特色大宅,無論景觀及設計均受市場歡迎。項目自2022年10月開售至今累售40伙,總成交金額逾128億元,平均成交呎價約6萬元。
凱玥昨天連沽3伙,單日套現逾2.21億元。市場消息透露,其中一組買家購入全層兩伙,全屬4房戶,包括2座21樓A室,實用面積2236方呎,連一個車位成交價7093.9萬元,呎價31726元;以及毗鄰的B室,實用面積2604方呎,連一個車位成交價8493.9萬元,呎價32619元。
柏蔚森辦交樓賞煙花活動
昨天全港一手市場至少錄得25宗成交,新世界(00017)和遠展(00035)合作發展的九龍東啟德柏蔚森發展項目售出2伙,套現1449.8萬元。昨天適逢國慶節,維多利亞港上演煙花滙演,柏蔚森亦舉辦大型交樓派對暨煙花觀賞活動,住戶足不出戶可觀賞維港上空綻放的煙花。
2025.10.02 信報
逾3,000萬一手豪宅成交月增16%
一手豪宅交投暢旺,9月首29日錄得95宗造價逾3000萬元的一手豪宅成交,較8月全月82宗增加約15.9%,連升兩個月,創3個月新高及今年第二高。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指出,美國重啟減息,加上港股造好,均利好樓市氣氛,為豪宅物業帶來需求。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購買住宅物業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相信有關措施有助支持價錢逾3000萬元的一手交投。
另外,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消息,今年截至9月29日的首9個月,造價逾3000萬元的一手交投量已達597宗,較去年同期多約7%,創近4年同期新高,直逼2021年同期的625宗。當中香港仔及鴨脷洲(包括黃竹坑)佔150宗最多,其次是九龍東啟德的145宗。按項目劃分,啟德天瀧以93宗稱冠。
2025.10.02 經濟
9月一手1,860成交 凱柏峰沽158伙最多
9月雖曾有颱風襲港,令新盤銷售日數減少,但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及市場統計,9月仍錄得逾1,860宗成交,較8月約2,050宗稍下降,但連續8個月突破千宗,當中將軍澳凱柏峰沽約158伙最多。
9月售出的一手單位中,除凱柏峰錄得逾百宗成交外,亦有4個項目同樣沽逾百伙。其中,現樓減價重推的油塘朗譽,已售出約124伙,目前加推新一張價單應市。
瑧博套現逾8億 僅餘5伙待售
九龍城瑧博於9月售出115伙,套現逾8億元,全盤僅尚餘最後5伙待售。大埔上然2及3期於9月亦售出約117伙。港島區方面,則以西半山the MVP銷情最突出,全月錄得111宗交投,吸金約22億元。
9月也錄得10宗逾億元新盤成交,情況與8月相似,矚目成交包括南區壽臣山15號的6號屋,實用面積9,550平方呎,以逾5.78億元沽出,呎價60,623元,為今年以來同區成交價最高。
此外,西半山天御1期,其2座50樓全層戶,實用面積4,710平方呎,屬3房間隔,連兩個車位及1個電單車位等,以逾3.54億元沽出,呎價75,363元,為港島區今年以來一手分層成交價次高。
陳永傑料 今年樓價有望升5%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樓市向好基調不變,減息直接刺激用家及投資者入市,加上港股持續向上,料第四季樓市價量齊升,全年樓價有望錄5%升幅。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稱,由於樓市氣氛持續向好,預期年底前購買力將持續釋放,預期第四季亦將有多個新盤登場。
2025.10.02 經濟
減息利交投 Belgravia Place 首錄二手成交
2房615萬沽呎價逾1.8萬 原業主年半賺「半球」
減息後交投持續,深水埗新入伙盤Belgravia Place錄首宗二手成交,國內業主持貨1年半帳面獲利50萬元離場。藍田滙景花園3房768萬元成交,買家睇樓後即議價入市。
中原西九龍高級分行經理吳家俊表示,深水埗新入伙盤Belgravia Place錄首宗二手成交,單位為1A座高層20室,實用335平方呎,2房戶,享開揚及小量海景,由外區上車客議價5萬,至615萬元購入,呎價18,358元。國內業主於2024年3月以565萬元購入,持貨1年半帳面獲利50萬元或9%離場。
據悉,屋苑近期陸續收樓,二手市場暫約有20個賣盤,叫價由400萬元起,屬開放式戶型。
外區客即睇即買 768萬購滙景3房
另外,藍田滙景花園錄睇樓後即時入市成交。市場消息指,剛成交10座高B室,實用612平方呎,3房戶,以768萬元沽出,呎價12,549元。新買家為外區客,睇樓後見單位望內園景,環境清幽,即場決定與業主議價,終獲減12萬元或1.5%後拍板入市,造價水平理想,亦高於銀行網上估價。
原業主於2002年以202萬元購入,近日放盤不足1個月速獲承接,帳面獲利566萬元,持貨23年升值2.8倍。
元朗區十一假期睇樓氣氛活躍,較剛過去的周六、日多10至15%,市場亦暫錄4宗成交。
YOHO Town 單日3成交 2房賣568萬
而區內主要屋苑YOHO Town早前更於單日連環錄3宗2房買賣,其中2座高層G室,實用393平方呎,叫價545萬元,以540萬元成交,呎價13,740元。同日,同坐向、呎數單位,3座高層C室,則以568萬元易手,呎價達14,453元。代理指,由於3座單位內附雅致裝修,故造價高28萬元屬合理水平,不過,原業主2017年以580萬元購入,持貨8年,帳面蝕讓12萬元。
此外,牛頭角居屋安基苑2房戶錄創新高價成交,單位為C座高層7室,實用面積約434平方呎,屬2房間隔,望山景。業主自由市場放盤叫價500萬元,約2個月後獲上車客議價,最終減價54萬元或約1成,以446萬元成交,呎價10,276元,創屋苑同類型單位新高。據了解,新買家為首置客,心儀單位屬高層,可享開揚景,而且有裝修而入市。
2025.10.02 經濟
海富中心極低層4千萬沽 呎價跌破1萬
16年新低 老牌本地財團持有曾作總部
散業權甲廈價仍在回調,金鐘海富中心極低層單位以約4,000萬元成交,呎價跌破1萬元,為16年新低。
市場消息稱,金鐘海富中心錄得一宗買賣成交,涉及一極低層01室,面積約4,165平方呎,以約4,000萬元成交,呎價十多年來首度跌破1萬元,僅約9,603,屬該廈2009年以來呎價新低。
該單位由一老牌本地財團持有,早年作總部,現已遷出。業主6月份曾以5,200萬元放售,終減價約23%沽出。事實上,該單位處極低層,呎價一般較平,而單位連同基本寫字樓裝修及傢俬,值得一提,單位屬海富中心內可享開揚中環景觀的坐向。
中環甲廈 造價回2010年水平
翻查資料,大廈於2019年商廈高峰期,呎價高見3.5萬元,涉及一座高層B02室,單位面積3,061平方呎,成交價1.09億元,呎價35,609元。其後大市轉差,該廈交投亦減少,價格回落,對上成交已為2023年9月,海富中心二座605室,面積約1,060平方呎,以2,014萬元成交,呎價約1.9萬元。
今年整體分層甲廈呎價普遍回落,多屬近年新低成交,例如上環中遠大廈,在過去一個月錄3宗買賣,包括23樓全層,單位面積約19,746平方呎,以約2.2億元成交,呎價約11,141元,一度創下近十多年新低,其後9月份,拍賣場上錄得物業成交,涉及中遠大廈14字樓1401至1403及1413室,約4,800萬元成交,以面積約5,275平方呎計算,呎價約9,100元,再打破新低紀錄。
另外,中環指標甲廈皇后大道中9號錄成交,由恒興業集團趙氏家族持有的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10樓全層,早前以約2.2億元易手,平均呎價約1.6萬元,造價重返2010年水平,創15年新低。
2025.10.02 經濟
新一輪工廈研究啟動 料涵蓋補價及活化
施政報告提及新一輪全港工業地研究,據發展局文件指,研究將於今年第四季展開,明年提出建議,包括探討「按實補價」、容許工業單位毋須申請豁免書作更多非工業用途等。
規劃署自2000年起,大約每隔5年進行一次全港工業地檢討,目已經進行5輪分區研究,有超過300公頃工業地改劃成商貿、住宅等用途。
另外,發展局就施政報告措施提交文件予立法會,其中提及新一輪工業地研究的部分方向,包括研究將會在今年第四季展開,計劃在明年內提出建議。
至於研究內容,則包括探討活化工廈計劃的未來路向,初步方向包括除了「按實補價」安排外,現行工廈重建補地價安排是否需要進一步優化,例如以標準金額補地價安排有否改善空間。
研擴工廈創意用途免申請
同時,政府由2019年開始推出措施,容許業權分散而未有整幢改裝的工廈,可以將個別單位在毋須申請地契豁免書的情況下轉作政府指定的非工業用途,包括藝術工作室、設計及媒體製作、研究所、設計及發展中心,但不可以涉及任何直接提供服務或貨品的用途或活動。
發展局透露,在新一輪工業地檢討之中,亦會考慮在保障消防安全之餘能否容許工廈單位作更多非工業用途等。
2025.10.02 經濟
策略性岩洞發展研究 選青衣北及深水角
岩洞發展及地下空間屬於政府開拓的土地來源之一,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策略性岩洞區發展規劃可行性研究》,選出青衣北及位於大嶼山的深水角兩個具較高發展潛力的岩洞區。
其中深水角選址被確認可以用來容納或遷置鄰近的濾水廠或污水處理廠,以騰出原有土地發展,包括配合港鐵 (00066) 小蠔灣車廠上蓋住宅項目。按照報告指出,該選址適合使用地下採石暨岩洞發展模式,暫擬定分為兩分採石合約,首份合約為20年、隨後為15年,會在第二份合約到期前5年,確認開挖出的岩洞土地用途,以及騰出土地的後續用途。
2025.10.02 經濟
新港中心中高層呎租33 市價水平
商廈租務仍活躍,消息指,尖沙咀廣東道新港中心第一座中高層03室,面積約1,500平方呎,以每呎約33元租出,屬市價水平。
另同地段的力寶太陽廣場極低層07室,面積約4,238平方呎,成交呎租約30元。
至於金鐘海富中心2期極低層01室,面積約2,798平方呎,成交呎租約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