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工商時報
與新壽 MOU 今起失效 輝達建台灣總部快破局
北市府重申兩大解方、新壽回應可直接移轉地上權契約…
輝達(NVIDIA)台灣總部用地卡關,與新壽初始簽署的合作MOU30日到期,10月1日正式失效,輝達台灣總部是否能在北士科的T17與T18基地興建,甚至計畫告吹?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30日強調,能否順利解決相關問題,關鍵仍在於新光人壽的最終決定。新壽也表明希望能配合輝達需求,將地上權契約直接移轉給輝達,此一解方只要北市府同意後即可辦理。
輝達「星艦計畫」恐面臨巨大變數,針對在台興建企業總部的計畫遲未取得解方,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對於輝達、新壽雙方對MOU是否延長或重訂,北市府立場始終如一,只有二個解決方案:一是新壽「履約」,按合約規定建完總部大樓再移交給輝達;二是新壽「解約還地」,先與北市府合意解約,將地上權交還北市府,由北市府設定地上權給輝達。
北市府已與新壽談過1、2次,並明確告知這二種解決方案,但距上一次新壽來函商討已拖了一個多月,至今無正式公文給北市府。
新壽發布聲明稱,為支持政府打造台北市科技產業廊帶、帶動整體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公共政策,於2021年依台北市政府公告的招標規定,參與投標北士科 T17、T18地上權,一切作業均公開透明、公平合法,始終支持促進與政府的公私協力夥伴關係,期盼共同合作開發北士科園區,共創公共利益。且新壽於取得地上權後,已按原始投資計畫取得建照並興建中。
知情人士:不失為好的開始
新壽稱,自2024年6月起與輝達洽商,配合輝達需求而與其就直接移轉地上權契約達共識,此待北市府同意後即可辦理,望北市府給予最大協助讓輝達順利進駐,達成全民共贏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知情人士透露,輝達與新壽的MOU失效「不失為好的開始」,輝達可重新商談議定新條件。政府財經部會人士也說,輝達不見得要侷限在北士科的T17、T18基地,北市及其他六都還有很多國有地可提供,就等輝達點頭。
柯P涉及的京華城開發弊案後,新壽要求北市府同意,配合輝達需求直接移轉地上權以興建企業總部,是「明知違法而為之」,北市府斷然不會同意。
相關人士也說,北市府自6月就一直提出二條路徑解套,但新壽提出要與輝達合作興建,輝達也不同意,希望洽北市府直接取得北士科T17、T18土地。針對現今僵局,這位人士則說,「輝達不會因此就放棄台灣。」
此外,傳新壽與輝達初始簽署MOU,輝達同意支付鉅額合作金給新壽,但雙方約定保密。不僅此,新壽向北市府另外爭取「分手費」約140億元,北市府開價僅40多億元,倘若新壽堅持要求支付140億解約金,北市府也希望新壽正式白紙黑字來函,將據以轉呈北市議會審議。
知情人士說,過程中北市府決策高層告知新壽不要以「市府不能為了輝達台灣企業總部去做違法的事。」
另據政府部門人士指出,內政部已協助北市府開路,允許若解約收回土地,可以專案設定地上權給輝達,輝達在台設立企業總部有重大意義,因其在台投資逾200億大A+計畫,在台灣成立「AI研發中心」,新聘千人研發團隊,經部可協助提供國有地供輝達選擇,但對T17、T18基地個案不會介入。
當初輝達聘僱的土地仲介認為T17、T18並非好的選擇方案,因後續爭議可能會不少,最好的方案是松山機場旁的國防部軍事用地,也有三公頃以上,土地相對單純。
輝達北士科案卡關 南港成新焦點
內湖、南港、新竹,在台三大據點漸成型
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近年積極強化在台灣的布局,原規劃於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基地打造台灣總部,並打造成「AI創新心臟地帶」。然而,與新光人壽簽署的合作意向書(MOU)已於9月底到期卻未果,相關協商停滯,總部計畫出現變數,也引發市場對輝達是否轉向其他據點的關注。
事實上,在北士科之外,輝達早已鎖定南港作為新據點。輝達已與潤泰集團洽談,承租潤泰玉成大樓部分空間,最快年底正式進駐並設立研發中心。
南港園區鄰近軟體產業聚落與交通樞紐,未來可望與輝達內湖辦公室形成互補,串聯出「南港—內湖」科技走廊。
輝達在台三大據點輪廓已愈發清晰。首先是內湖辦公室,為輝達最早設立的營運與研發中心,長期扮演AI軟體開發、企業客戶技術支援與業務協調的重要角色。第二是年底即將啟用的南港研發中心,將承擔更多AI創新與開發任務。第三個據點則位於新竹,聚焦半導體供應鏈合作,支援晶片設計、驗證與先進封裝,並與台積電、聯發科保持密切互動。市場人士指出,台灣完整的半導體生態與AI人才優勢,是輝達選擇在台設立總部的重要理由。
然北士科總部案卡關,卻為近期火熱的北士科房市投下變數。今年以來房市呈現「全台皆冷、北士科獨熱」局面,一旦輝達進駐落空,北投、士林新案買氣恐遭衝擊。
馨傳不動產執行長何世昌指出,輝達若能維持T17、T18方案不變,對房市助益較大;但若改選T3、T4,或整合T12及鄰地,恐需更長時間規劃,短期將使購屋族轉為觀望。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全台房市仍未走出陰霾,若還有人氣大多為個案表現,北士科則為難得全區強勢地帶,一方面北士科是目前台北市最後一塊重劃區,腹地小、開發飽和,供給受限能創造稀有搶手性,另一方面輝達效應,北投區房價能破每坪110萬~120萬元、乃至於140萬元以上的預售單價案都由北士科包辦,新洲美段的遠雄案創北投區單價新高外,預期文林北路的潤泰案將更上層樓,若價格稍低、小坪數案更受歡迎。
一旦輝達進駐駐落空,陳炳辰認為,未來可能較難期待價格持續創高,但北士科有首都門牌、難得重劃區、醫療與AI產業園區,品牌建商齊聚、未來捷運開通等優勢,不必太過悲觀。
輝達總部落腳北士科卡關 簽訂 MOU 到期 新壽盼直接移轉地上權契約
經濟日報
輝達台灣總部落腳北士科案陷入僵局,新光人壽與輝達原簽訂的合作備忘錄(MOU)昨(30)日屆期,新壽發出聲明表示,希望直接移轉地上權契約,盼北市府給予協助;但北市府所提兩方案並不包含直接轉移地上權,雙方意見無交集,陷入卡關窘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年5月來台時宣布,台灣總部鎖定北士科,台北市長蔣萬安隨後證實,輝達相中就是北士科T17、T18,不過這塊地牽涉北市府、輝達、新壽三方,三角習題至今無解。
隨著輝達、新壽MOU屆期,新壽昨日表示,公司在2021年依北市府公告招標規定,參與投標此案,一切作業均公開透明,取得地上權後,即已按原始投資計畫取得建照並興建中,自2024年6月起與輝達洽商,並配合輝達需求而與其就直接移轉地上權契約達成共識,待北市府同意後即可辦理,望北市府給予最大協助。
知情人士認為,MOU並不具法律約束,況且新壽與輝達早就達成共識,從新壽最新聲明,不難看出「解鈴還需繫鈴人」,球最後又拋回給北市府。
今年6月,新壽與輝達MOU內容,雙方對地上權直接轉讓,早已達成共識,據指出,新壽估算時,包括50年地上權可能產生的報酬,以及當初取得成本及未來可能建造的樓層,帶來的效益,都清楚計算,也獲得輝達同意。知情人士認為,輝達簽下MOU時,也經過評估,雙方對價格有共識。
為使地上權順利轉移輝達,新壽研擬至少三方案,北市府則稱有兩方案,不過包括直接轉移、先蓋後移轉、直接解約,都未能獲得三方同意,使此案陷入僵局。
由於MOU屆期,此案備受外界關注,新壽昨日直球對決,對外發出聲明,強調直接轉移地上權是輝達與新壽的共識,期盼北市府給予協助,業內人士分析,此舉形同暗示北市府,輝達與新壽已有共識,只要北市府給予協助,同意後即可辦理。
市府先前提到,黃仁勳希望明年5月來台時,能夠替台灣總部開工,時程上大概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但完工時間,依照台灣目前工程現況、缺工缺料是較大問題,但以他們高科技產業,大概會比照台積電用重金找到最合適、最好團隊,施工時間應會縮短,預估差不多最多三年,就可以蓋好。
輝達北士科用地卡關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僅兩方式合法
輝達北士科用地卡關,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昨(30)日強調,市府很清楚只有兩種合法方式,也就是新壽依照合約把輝達總部完成後移轉,或是新壽與市府合意解約。
新壽與輝達簽訂MOU,昨日屆期,李四川表示,MOU會不會再延長,由兩公司共同商討,但北市府態度很清楚,移轉T17、T18地上權合約只有兩種合法方案,第一種就是新壽按照合約、把輝達需要的總部蓋完,再交給輝達。
第二種就是新壽與台北市政府來合意解約,「我們也報內政部,如果合意解約完了以後,我們也是可以直接給輝達,這個在法律上面沒有問題」。
李四川強調,現在就看輝達、新壽採用哪一種方式,但針對MOU部分,「因為這個是私人契約,當然是可以延長,或是重新去訂定」,這個就由其商業行為決定如何處理。
至於外傳市府願意返還押標金與權利金,但市府提出金額與新壽內部認為的「地上權長達50年」金額有將近100億元差距。李四川澄清,市府迄今尚未收到新光人壽正式來文提及具體解約條件。
知情人士強調,新壽與北市府之間沒有共識,加上輝達對於興建總部又有堅持,北市府手上T3、T4、T12三塊北士科用地都曾提出給輝達評估過,但都不符合需求。
輝達、新壽北士科用地MOU到期 3方角力
聯合報
輝達與新光人壽簽署的合作意向書(MOU)昨到期,據了解,MOU已註明輝達能決定是否延期,期限最多三個月,新壽也還在等待輝達的最後決定。知情人士表示,目前這場合作案三方都不打算喊停,但比賽拖入「延長賽」後,接下來要看輝達、新壽及北市府三方如何展現彈性,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
新壽昨晚發聲明指出,取得北士科T17、T18地上權後,即已按原始投資計畫取得建照並興建中,自去年六月起與輝達洽商,並配合輝達需求而與其就直接移轉地上權契約達成共識,待北市府同意後即可辦理,希望北市府給予最大協助,讓輝達順利進駐。輝達方面,至截稿前尚未回應。
據悉,新壽與輝達最屬意的方案,是新壽直接將素地用「合意移轉」的方式給輝達,關鍵卡在北市府態度,新壽仍盼北市府能開放合意移轉的方式。知情人士說,從輝達的角度來看,如果能直接與新壽完成土地移轉,等同繞過繁複的政府程序,單純成為一樁商業交易。對新壽來說,輝達所能提出的條件,絕對優於單純接受市府的解約補償。畢竟新壽當初競標T17、T18,就是基於五十年租金收益的評估。
然而,市府卻難以接受「合意移轉」。原因在於依現行地上權合約規定,新壽必須先完成興建,才能進行移轉。若直接讓新壽將素地交給輝達,恐怕會被質疑涉及圖利,無法通過議會監督與法規檢驗。
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昨說,輝達和新壽的MOU會不會延長,市府目前也不知道,由兩間公司決定。但他說,現在仍是兩個解決方案,一個就是新壽照契約,把輝達要的蓋好轉移,但聽說輝達不太傾向這作法。第二個就是新壽和北市府合意解約,市府就可以把這塊土地就設定地上權給輝達,內政部也同意,市府相關法律也都修好,「市府的態度和之前都一樣」。
但新壽與市府「合意解約」,問題在於解約補償金額差距過大。新壽評估約一四○億元,理由是除了退回已繳的權利金卅二億元,還要補償未來五十年的租金收益;市府則只願意約四十億元,雙方沒有交集。且新壽並沒有非得和北市府解約的必要性,若新壽配合解約的同時,卻沒有拿到地上權租金的賠償,無法對新壽董事會甚至母公司台新新光金股東交代。
新壽內部評估,以北士科面積估算,五十年的租金收入至少五百億元以上。
此外,知情人士說,輝達明確要求直接拿到「乾淨素地」,因此北市府提的新壽先行蓋廠、再交給輝達使用的方案並不可行。即便MOU展延,但市府「合意解約」的堅持、新壽「租金收益」的考量,以及輝達「素地」的要求,恐怕仍讓談判無法突破。
此外,據了解,輝達不打算無限期等下去,MOU的延長期限最多到年底,畢竟要達成執行長黃仁勳明年五月開工的目標,土地的問題恐怕要盡快解決。知情人士指出,輝達對台灣設立總部的決心毋庸置疑,但如果無法順利取得T17、T18,也不排除另覓地點。
新聞幕後/輝達新總部用地卡關 恐需政治解決
輝達與新光人壽簽署取得北士科T17、T18土地的合作意向書(MOU),表定昨天屆期,但雙方繼續展延洽談。據了解,輝達屬意的台灣總部用地就是T17、T18土地,並未考慮其他選項,迄今因各方考量而卡關,相關人士認為此案已從單純商業案件演變為政治問題,恐需政治手段解決,否則留不住輝達的話,將是「四輸」局面。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今去年於台北電腦展宣布選定北士科T17、T18土地作為台灣總部,但在此一年多前,新壽與輝達美國總部早已鴨子划水,雙方低調談定。
從黃仁勳公開宣布台灣總部落腳選址處,即反映輝達同意新壽開的價格,甚至黃還開玩笑地說土地好貴,並叫大家打給台北市長蔣萬安,促成此事。
輝達選定北士科做為台灣總部用地,本是美事一樁,由於輝達要求取得的是素地,可完全按照其規畫興建,而非由新壽蓋完後租給輝達,等於新壽須與北市府解約。問題就卡在北市擔心有圖利新壽的問題,希望新壽能「自動放棄」,新壽也願意讓利,但雙方在解約價格的認定上又卡關。
新壽認為,身為上市公司,須對股東有交代,也怕被股東提告背信。北士科T17、T18土地有五十年使用權,依市場行情計算,每坪租金兩千或三千元,依新壽內部估算這塊地可興建卅層樓、面積三萬坪,租金收益超過百億元不為過,加上返還卅二億元已繳權利金,合計近一四○億元的「合意解約金」,才同意讓北市府收回土地。
只是有了前市長柯文哲涉入京華城案的前車之鑑,雖京華城案與北士科案屬性不同,但公務員擔心觸碰圖利紅線,北市府底線是最多約四十多億元,且需呈報市議會同意。市府與新壽開價相差太大,成了此案迄今解不開的結。
在北市府、新壽、輝達三方都有其考量的情況下,不再單純是商業案件,恐需政治解決。解鈴還需繫鈴人,方式之一是由行政院出面,以國家重大經濟發展理由幫忙解決法律問題,第二個方式是由北市議會召開公聽會,盡可能從法律角度幫市政府解套。唯有在各方配合下,促成輝達台灣總部順利落腳,北市府、輝達、新壽加上中央政府才能共創四贏。
2025.10.01 經濟日報
淡江大橋通車紅利 興富發淡海破300億大案、首期「新海城」賣逾五成
2025-09-30 22:10
新北市淡水新市鎮,今年在淡江大橋合龍,預計2026年上半年通車下,再度成為房市焦點;目前區域除了將通車的淡江大橋,還有去年已動工的「淡北道路」也將有雙向四車道,銜接紅樹林、關渡大橋到大度路,預計2029年底完工再加上已發包的輕軌藍海線二期,以及政府擬斥資333億元打造的淡海科技城,交通、建設更加全面,是否能讓淡水新市鎮房市買氣突圍,值得持續觀察。
目前淡水新市鎮重劃區內最大預售新案為總銷上看315億元、興富發(2542)建設所推的「新海城」,全案開車至淡江大橋約10分鐘左右;至於新成屋部分,「麗寶鐸藝」因位於淡江大橋第一排,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全案近一年每坪成交均價約50.1萬元。
新海城專案經理李宗軒表示,自去年10月開賣至今滿一年,銷售率逾六成,目前實價登錄已揭露303戶、約56%,全案每坪開價約42~45萬元,每坪成交均價約38~39萬元,主打二、三房,21~35坪產品,採「低首付」優惠付款、最低訂金和簽約金僅25萬元起。
總銷上看315億元的「新海城」,共2,231戶,將分四期推出,目前推出首期C棟、約60億元,二期D棟推案時間未定,李宗軒指出,全案社區門口就是輕軌紅線V10淡海新市鎮站(第七站),且近吾米(雙語)幼兒園(第五站)、雙語淡海國小(第六站)。
李宗軒表示,再加上全案基地達8,177.5坪大街廓開發面積,共有六棟,明年在輕軌第八站的淡江大橋站通車下,直通林口、青埔、桃園機場,另外走64快速道路還能到新板特區、新莊、台北車站等,交通四通八達,相當便利,因此首期銷售至今,已逾500戶、實價目前揭露303戶,目前雖然房市市況不佳,但每周來人逾30組、周成交約5戶,其中六成為自住買方,且全案(含車位)總價950萬元至1,500萬元,相當適合首購族。
2025.10.01 經濟日報
興富發台南案開出有感讓利價 九份子重劃區重見2022年3字頭
2025-09-30 17:59
搶買氣,興富發(2542)再出招,集團位於台南九份子重劃區的建案「悦讀耶魯」,928檔期正式登場,個案打出廣告戶讓利兩成,最低每坪31.9萬元起,重回2022年水準,限量40戶開賣。
興富發執行長林志龍指出,台南九份子重劃區是台南最適宜的重劃區之一,該區以「國際低碳示範特區」為定位,規劃低碳社區、完善交通與優質學區,吸引科技人才與新創企業移居。
他表示,區域位於市區與產業帶交界,除了交通方便、擁有南科等五大科技園區產業利多,最特別的是,區域還保有黑面琵鷺及紅樹林保護區珍貴自然生態,生活圈環境有如美國西雅圖,集自然景觀、教育、綠能於一身。
而為了延續綠水生態的發展特性,九份子重劃區內除了一般民眾自建的私有住宅須符合規定,其它大型建案推廣包含集合式住宅都必須符合建築銀級綠標章,公共設施更必須符合鑽石級綠建築標章。
九份子重劃區也有相當高的綠覆比例規定,如住宅用地綠覆率至少有30%、校園用地綠覆率則達50%。融入現代化的低碳環保設計,除了上述的高綠覆比例外,當地也設有相當多處的生態公園、自行車及散步步道等等。
除了環境佳,當地也擁有九年一貫雙語學區-九份子國中小學,還有台南首創「水陸訓練運動園區」安南水上訓練中心和安南全民運動館,提供親子共遊與日常運動。
林志龍指出,九份子重劃區交通利多不少,其中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經過此區,未來全線通車,從九份子重劃區出發,透過台南「三橫三縱」交通路網,可以輕鬆完成大台南1小時生活圈。
北外環快速道路目前其中的第1、3期北外環快速道路已完工通車,全線預計2027年底完工,全線完工後,從九份子前往南科僅需約15分鐘車程。
悦讀耶魯位於安南區九份子大道,基地約2,183坪,四面臨路,規畫興建地上24樓、地下5樓, 2~3房產品,公設規畫氣派大廳、日系選書台灣蔦屋閱覽室、Lounge Bar、視聽電影院、健身房、露天星空游泳池等,總銷約97億元。
2025.10.01 經濟日報
國揚高雄公辦都更案 動土
2025/10/01 00:45:34
國揚(2505)集團旗下星紀元公司攜手高雄市政府、台電,斥資237億元共同推動的「特貿三南基地北公辦都更案」昨(30)日動土,全案總開發樓地板面積5.8萬坪,將於2031年底陸續完工,為亞灣區注入商業新動能。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特貿三南基地北動工後,特貿三的三個基地將全面推展,總投資金額突破860億元。
全案位於行政院核定的「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高效結合5G AIoT及智慧產業聚落,以及高端國際金融中心的雙重優勢,未來將是南高雄最具發展潛力的核心區。
高市都發局長吳文彥指出,本案將於成功二路與林森四路口興建一棟三層商場與二棟48層住商大樓,完工後市府與台電將共同分回約1.2萬坪商辦空間及權利金,可望與鄰近高雄軟體園區及特貿三其他兩案串聯,形成完整的科技產業聚落,吸引優質企業與國際團隊進駐,帶動亞灣區產業與經濟發展。
吳文彥說,特貿三南基地北案兼顧產業創新、科技交流與健康生活,特別於C棟規劃設置466坪「5G創意交流中心」,同時設置共享空間及大型公共健身中心,預計取得黃金級智慧建築與銀級綠建築標章。
吳文彥表示,全案建蔽率59.95%、綠覆率超過75.8%,並將捐贈三組公共自行車,基地臨成功二路與林森四路口規劃約181坪街角廣場,並於臨成功二路側建築退縮10米,串聯南基地南綠化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再透過立體通廊連結北基地及南基地南,營造友善的人本環境。
高市府表示,昨天南基地北案動土典禮後,代表特貿三案已全面進入工程階段,高雄市未來將成為南台灣的科技核心與宜居城市。
國揚集團攜手高市府、台電斥資237億元 特貿三公辦都更動土
2025-09-30 16:57
高雄亞灣區公辦都市更新再添里程碑,國揚(2505)集團旗下星紀元公司攜手高雄市政府、台電,斥資237億元共同推動的「特貿三南基地北公辦都更案」,於30日動土,全案總開發樓地板面積5.8萬坪,將於120年底陸續完工,為亞灣區注入商業新動能。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特貿三南基地北動工後,特貿三三個基地將全面推展,總投資金額突破860億元,可說是「十年磨一劍」,實屬不易。
全案位於行政院核定的「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高效結合5G AIoT及智慧產業聚落,以及高端國際金融中心的雙重優勢,為高雄帶來就業與經濟繁榮,未來將是南高雄最具發展潛力的核心區。
高市都發局長吳文彥指出,本案將於成功二路與林森四路口興建一棟3層商場與二棟48層住商大樓,打造緊密且多功能的複合式開發格局。完工後,市府與台電公司將共同分回約1.2萬坪商辦空間及權利金,可望與鄰近的高雄軟體園區及特貿三其他兩案串聯,形成完整的科技產業聚落,吸引優質企業與國際團隊進駐,進一步帶動亞灣區產業與經濟發展。
吳文彥說,特貿三南基地北案兼顧產業創新、科技交流與健康生活,特別於C棟規劃設置466坪「5G創意交流中心」,同時設置共享空間及大型公共健身中心,預計取得黃金級智慧建築與銀級綠建築標章。全案建蔽率59.95%、綠覆率超過75.8%,並將捐贈3組公共自行車,基地臨成功二路與林森四路口規劃約181坪街角廣場,並於臨成功二路側建築退縮10米,串聯南基地南綠化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再透過立體通廊連結北基地及南基地南,營造友善的人本環境。
30日南基地北案動土典禮後,特貿三案已全面進入工程階段,高雄成為南台灣的科技核心與宜居城市。
高雄特貿三都更 國揚住商大樓動土
工商時報
國揚集團與台壽合組團隊「星紀元國際」,標得的高雄特貿三「南基地之北」公辦都更案,30日動土,將投資237億元,興建3層商場與兩棟48層住商大樓,預計2031年陸續完工。這是繼興富發、國城團隊之後,「特貿三」公辦都更最後一個動工的工程,高雄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十年磨一劍,終於迎來總投資額共達860億元的「特貿三」公辦都更全面動工,開啟高雄亞灣區開發新篇章。
林欽榮指出,高雄「特貿三」自2015年開始,先由台電辦理地上權招標,歷經三次招商未有斬獲,高雄市長陳其邁2020年8月就任之後,重新檢討市場廠商意願、投資誘因等,以公辦都更方式,分為三個獨立的招商案,在2021年完成公告招商及評選,並於2022年完成委託實施者簽約,揮出高雄大型公辦都更漂亮一擊全壘打。
林欽榮表示,「特貿三南基地之北」公辦都更案,將由高市府與台電公司攜手合作,委由星紀元國際實施,預計2031年陸續完工,高市府與台電將合計取得約1.2萬坪商辦空間、223席車位及45.03億元權利金,將挹注高市府財政。
2025.10.01 自由時報
助營建業度難關 新北近3年建照延長2年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影響經濟、房市供給受限、住宅貸款額度緊縮,以及勞工短缺與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等挑戰,新北市工務局宣布,即日起針對二〇二三年一月一日至二〇二五年十二月卅一日期間已取得且仍有效的建造執照或雜項執照,自動延長建築期限二年,無須另行申請,協助業者穩健推動工程進度。
自動延長 無須另行申請
新北市工務局長馮兆麟指出,營建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帶動龐大中下游需求,但近年缺工問題嚴峻,二〇二五年第一季營造業空缺人數達一.七八萬人,營造工程總指數今年五月則較二〇二三年一月上漲約一.八六%,人力短缺未解,原物料卻持續攀升,施工進度受到嚴重衝擊。
馮兆麟表示,市府依據《新北市建築管理規則》第十四條,決定延長建築物施工期限,以減緩業界壓力。隨著央行資金管控趨嚴,台灣人口逐漸高齡化,勞動力不足已成為工程延宕的主因之一,期望建照展延措施能降低缺工與經濟環境帶來的衝擊,並為營建業創造更穩定的發展條件。
2025.10.01 經濟日報
9月房市買氣回籠有限 房仲業交易量...普遍疲弱
永慶、住商、中信、台灣房屋等四大房仲昨(30)日公布內部店頭成交量數據,9月在政策對新青安、換屋族稍稍鬆綁,雖有提振部分買氣,但市場仍疲弱乏力,除永慶微幅成長,其他都較去年同期衰退逾二成。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目前房市買氣觀望氛圍仍在,預售市場因建商無明顯廣泛降價,新案市場實際價格下修力道有限。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9月成屋市場雖有表現,但因房貸排隊、利率升高等壓力,買氣回籠有限,讓短期交易量保守呈現。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展望後市,需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若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沒有彈性調整,目前僅能冀望今年第4季旺季建商或屋主是否願意加大讓利幅度,亦或買方購屋意願增強,才有利買盤增強。
根據住商、中信、台灣房屋等三家房仲的店頭成交量顯示,9月交易量較8月減少3.8%至6.9%,較去年同期衰退20.4%至27.7%。惟永慶房屋則呈年月雙漲表現,月增4%、年增3%。
從六都來看,住商、中信房屋9月以台中市月增9%至13%表現較佳;台灣房屋內部數據是桃園月增8.7%,買氣較旺;永慶房產集團是台南月增12%較好。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10月將進入傳統購屋旺季,雖然央行限貸令在9月並無鬆綁,但目前政策對適用新青安優惠房貸的首購買方友善,第4季仍會是低總價小宅產品當道,房市將由首購族撐盤。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從內部成交數據看,當前買方購屋態度不再僅是觀望,且看屋、比價等購屋行程有轉趨積極跡象,只要有意出售的屋主,適度調整售價與市場接軌,縮小雙方價格認知差距,就有利加速成交速度,預期第4季房市有望維持穩健格局。
2025.10.01 經濟日報
關稅未定 影響傳產業置產
房產專家表示,台美對等關稅未定,對國內傳產業殺傷力有多大仍未知,若台灣對美20%關稅無法降至與日韓相同的15%,對國內傳產業影響大,恐進一步影響中南部企業主在房市置產的意願。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從經濟基本面看,近期台股表現亮眼,加上央行預估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有望達到4.55%,顯示整體經濟景氣穩健,為房市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撐力,讓不動產市場仍有基本自住買盤支撐。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認為,雖然美國對全球的關稅政策正式落地,但台灣的稅率僅暫定在20%、充滿不確定性;由於國內經濟變數仍大,部分屋主對未來的經濟景氣有疑慮,願意降價爭取成交機會。
房產專家分析,由於台美對等關稅仍未拍板,但以目前20%關稅來說,對傳產業衝擊力道不小,以預售市場來說,已有感受部分企業客戶因對美關稅以致購屋縮手,尤其是中南部買方感受最明顯。
2025.10.01 工商時報
中捷綠線三大指標站點 房市發燒
台中捷運綠線自2021年通車以來,不僅大幅改善南北向交通,也快速帶動沿線區域發展,成為建商爭相卡位的新熱區。近期以「文心崇德站」、「市政府站」、「南屯站」三大指標站點最受矚目,不論自住或投資買盤,皆成市場焦點。
據交通局統計,今年7月台中捷運旅運量中,西屯區「市政府站」單月高達31.7萬人次,居全市第二;北屯「文心崇德站」以18.9萬人次排名第三;南屯「南屯站」則有10.9萬人次,列第12。人潮流量直接轉化為建設動能,推升沿線推案熱度。
位於文心路與崇德路口的中捷「文心崇德站」,周邊生活機能完善,加上未來還有捷運紅線、漢神洲際購物中心、台中巨蛋等重大建設題材,包括國泰、冠德、坤悅、日勝生等上市櫃建商陸續插旗,規畫推案。 豐邑集團推出「文心OLIVE」,產品規劃36~55坪,最高成交單價68.9萬元;誠邑築建設購入崇德路舊商辦「德成大樓」基地,將推案改建住宅大樓。
中捷「市政府站」周邊以百貨、商辦大樓為主,住宅產品供給有限,沿線指標新案如達麗「拾穗」最高成交單價達每坪78.21萬元,育堂「序麗」達71.78萬元。
「南屯站」沿線已進入推案熱潮,六大新案齊發,其中「亞昕織御」規劃14~36坪產品,最高成交單價75.12萬元;磐鈺「樂樂璵里」、豐邑「匯禮」主打三房產品;日勝生、興富發等上市建商同步布局,讓南屯區成為近年房市新亮點。房產專家指出,中捷綠線沿線房市已進入人潮帶動地價、地價推升房價的循環,三大站點因各具區位與發展題材,吸引建商推案搶市。
2025.10.01 Yahoo新聞網
拆圓環帶動都更!公館房價翻轉看好 有望成「下個信義區」
公館商圈位置精華,聚集了三大門牌,包含大安區、中正區以及文山區,但由於屋齡超過40年的老房子居多,房價落差大,專家認為若交通條件帶動都更改建,有望複製大稻埕與信義商圈翻轉模式。
基隆路、羅斯福路口車水馬龍,台北公館圓環正式走入歷史,居民迎接全新面貌。
以原先的公館圓環來看,方圓1里內的房子包含了大安、中正、文山區的門牌,不過房價行情也是大不同。
公館商圈雖然位置精華,但屋齡超過40年的老房子居多,房價落差大,以大安、中正、文山區3個不同門牌來看,大安區跟中正區只隔一條羅斯福路,但無論是新成屋,又或是中古屋,大安區房價仍略勝一籌,跟文山區相比,每坪價差更是從10萬到50萬不等。
房屋南昌特許加盟店長李毅甫:「他剛好是在大安跟中正的邊陲地帶,因為再過去就文山區了,所以如果以公館那邊來講,公館那邊範圍比較大,如果說比較北邊的話,房價是比較高一點點,那越南邊越靠近文山區,那他它房間當然就比較低一點點。」
建設公司董事長胡偉良:「將來交通改善之後,再加上一些建商跟政府去配合去開發那邊的話,那麼它開發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台大正面對這一帶,它的人口密度、它的學生流量也很大,基本上它發展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原本學區商圈基礎,再加上加速都更推動,專家樂觀看待有望複製大稻埕與信義商圈翻轉模式,更連帶磁吸距離公館商圈、車程不到10分鐘的萬隆捷運商圈,形成新公館房市一條龍。
2025.10.01 好房網
國泰人壽桃園高鐵站前新建案開工 3.2萬坪打造百貨商場、星級飯店
桃園市長張善政30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國泰人壽桃園高鐵站前第一階段新建案開工動土典禮」。張善政表示,桃園正逐步以青埔為核心,形成青埔、桃園、中壢的「鐵三角」都市發展格局。青埔擁有機場捷運,可直通航空城,對航空城發展具有關鍵意義,未來亦將與桃園舊城區及中壢改造計畫相互呼應,帶動整體發展,成為桃園最亮眼的地區。
張善政指出,青埔作為台灣的重要門戶,國泰人壽持續投資旅館、商場與辦公大樓等建設,展現獨到眼光,為青埔點亮一顆顆明珠,推動區域繁榮。今(114)年初,更慷慨提供土地作為「台灣燈會在桃園」場地,參觀人次突破2,000萬,也感謝交通部鐵道局協助讓活動圓滿完成。
交通部鐵道局長楊正君表示,桃園是國際旅客主要進出門戶,每年旅運量超過4,000萬人次,高鐵更串聯西部走廊各大城市,使青埔展現高度發展潛力。青埔藝術運動園區與高鐵商圈今年已名列桃園熱門旅遊景點前兩名,顯示青埔已成為新都心。感謝國泰人壽延續華泰名品城的成功經驗,再次展現長遠眼光,期許為高鐵站區打造亮麗成果。
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指出,國泰人壽與鐵道局共同推動前站第一、二期開發案,預計可創造逾2.4萬個就業機會,打造桃園休憩智慧新地標。此外隨著市府推動會展中心、美術館、棒球場及桃園捷運等重大建設,青埔生活機能將更加完善,進一步帶動產業升級。
經發局表示,國泰人壽長期深耕桃園,累計投資已逾千億元,先前於後站打造「置地廣場 桃園」百億商圈,帶動青埔繁榮,此次更將成功經驗延伸至前站,規劃開發面積約3.2萬坪,興建百貨商場、辦公大樓及星級飯店,並結合5G智慧應用與綠色運輸,打造智慧示範城區,提升整體競爭力。
2025.10.01 澎湃
首單持有型不動產 ABS 擴募在上交所落地
9月30日,建信住房租賃基金持有型不動產資產支持專項計畫(簡稱“建信長租”ABS)在上交所完成首次擴募,成為市場首單持有型不動產ABS擴募項目。
“建信長租”ABS於2024年7月2日設立,發起人建信住房租賃基金(簡稱“建信住租”)是國內租賃住房領域頭部資產管理機構,計畫管理人為中金公司,首期產品規模為11.7億元。本次擴募以南京兩個保租房專案作為底層資產,擴募募集規模4.53億元,累計認購金額27.28億元,認購倍數7.8倍。擴募完成後,“建信長租”總規模16.23億元,產品期限、簡稱、證券代碼維持不變。
持有型不動產ABS又稱“機構間REITs”,定位于權益型ABS,是在資產支援證券產品大類框架下推出的創新產品。
作為全市場首單持有型不動產ABS擴募專案,本次擴募的成功發行標誌著持有型不動產ABS正式打通擴募路徑,進一步提高了產品持續擴容能力。
“擴募對建信住租發揮專業資產管理人優勢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可以通過持有型不動產ABS平臺,持續將培育成熟的資產推向資本市場,在實現自身‘募投管退’閉環、提升資產管理能力的同時,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到住房租賃市場中來,增加租賃住房供給。”建信住租相關負責人表示。
持有型不動產ABS定位于權益型上市產品,是構建多層次REITs市場的重要一環。上交所有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大力推動持有型不動產ABS市場建設,為市場培育更多‘可以投’‘值得投’的項目,打造產業平臺,推進擴募落地,為投融雙方對接提供全流程、多條線的支援機制。”
2025.10.01 澎湃
北京房地產仲介協會發倡議書:禁止惡意壓價,不得 PUA 房主
9月30日,北京房地產仲介行業協會發佈《關於規範房地產經紀行為、助力市場健康發展的倡議》,提出四大類共十項具體要求,其中包括不唱衰做空市場、禁止虛假帶看及引誘業主低價掛牌、禁止惡意壓價、規範房源報價議價等。
倡議書明確,當前,房地產市場正處於止跌回穩的關鍵階段,房地產經紀服務、市場訊息服務與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息息相關。為規範房地產經紀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夯實止跌回穩基礎,北京房地產仲介行業協會特向全市房地產經紀機構、房地產經紀從業人員及網路自媒體發出倡議。
此項倡議包括秉持正確輿論導向,客觀全面披露市場訊息;規範業務操作,杜絕不正當經營行為;規範收費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公平競爭,構建健康市場生態等四大類。
在輿論導向上,倡議書提出,不唱衰做空市場,不得故意選取存在明顯硬傷的低價房源作為市場代表性案例,避免以偏概全、以點帶面片面解讀市場行情。同時,杜絕採用“標題黨”手法,不以“房價大跌”“暴跌”等誇大其詞的表述吸引關注,確保發佈的市場價格、解讀的市場行情真實、準確、全面,資料來源真實可靠且言之有據。
在規範業務操作方面,倡議書提出,禁止虛假帶看及引誘業主低價掛牌。不得為滿足公司KPI考核雇傭人員製造虛假帶看量,更不得為取得“熱銷房源”等標籤引誘房主低價掛牌。
同時,禁止惡意壓價。應科學評估房屋價值,不得採用PUA手段損害房主合法權益;不得通過虛報低價、做局砸盤等方式對房主施加降價壓力。
在此之前,有媒體報導部分城市存在仲介為完成考核業績通過雇人扮演“假買家”進行虛假帶看的情況;同時,有小型仲介機構以極低報價反復向房東施壓,人為降低房東心理預期以促成交易。其中,“仲介雇人看房砍價60萬搞崩房東心態”等消息一度沖上熱搜。據業內人士回饋,當地房管局及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已召集頭部經紀機構開會並要求自查自糾。
倡議還提及,禁止排他性協定,在新房代理和管道業務中,不得利用優勢地位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簽訂排他性協定或變相排他協定,保障市場公平競爭。
從市場資料來看,北京樓市“金九”成色足,新房與二手房網簽量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據北京日報報導,來自北京市住建委的資料顯示,9月1日至9月27日,北京市新建商品住房網簽2837套,環比、同比分別增長22.3%、11.4%;網簽面積36.71萬平方米,環比、同比分別增長28.1%、24.2%。二手住房網簽1.32萬套,環比、同比分別增長18.3%、24.1%;網簽面積119.13萬平方米,環比、同比分別增長16.1%、23.1%。
2025.10.01 澎湃
武漢:買首套新建商品住房補貼商業貸款利息,最高不超過2萬元
9月30日,為進一步完善房地產政策,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包括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階段性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套數認定標準、加大剛性住房需求補貼力度、加大購買商辦類房屋支持力度等八個方面:
一是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雙繳存人家庭首套及第二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150萬元,單繳存人家庭首套及第二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120萬元。提高貸款可貸額度,將按還款能力計算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公式中的“還貸比例”由35%提高至40%。
二是階段性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套數認定標準。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繳存人家庭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時,正在掛牌出售的一套住房不納入貸款套數認定。
三是加大剛性住房需求補貼力度。2025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長江新區、東西湖區、黃陂區、江夏區、蔡甸區、新洲區以及漢陽區、青山區、洪山區三環線外的區域採取商業貸款形式購買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家庭,按照初始貸款金額1%發放貸款利息補貼,最高不超過2萬元,分2年等額發放。
四是加大購買商辦類房屋支持力度。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對購買新建商辦類房屋的,按契稅實繳額度給予50%補助優惠。
五是支持一定期限內商務樓宇功能轉換。在確保存量商務樓宇原規劃功能可實現,符合安全要求,保持主體不變、產證性質不變、主體結構不變的情況下,支援發展符合區域發展需求的功能業態。具體業態經更新主體評估並經區政府決策認定後實施,同時應建立全週期決策和監管機制,原則上年限不超過15年。
六是優化老舊商務樓宇更新審批流程。為滿足老舊商務樓宇改造中安全(含消防)、環保、無障礙標準等要求,增設必要的樓梯、電梯、出入口雨棚、非機動車棚等附屬設施的,按程式提交相關資料,免於辦理工程規劃許可。
七是調整優化購房落戶手續。個人在我市購買新建商業用房、辦公用房、商住兩用房的,憑不動產登記證可按照“一房一戶”申請落戶,符合條件的配偶、子女隨遷落戶。各區可結合轄區內教育資源等實際情況,制定子女入學等措施。
八是階段性延長部分政策實施期限。對《關於進一步優化完善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武房發〔2024〕1號)中第八條“優化新建商品房專案審批服務”,《關於持續鞏固我市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的通知》(武住更發〔2025〕6號)中第五條“擴大多子女家庭購房支持範圍”有關政策適用期限延長至2026年12月31日。
上述政策自公佈之日起執行,各區可結合實際制定促進本轄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支持政策,相關措施與本《通知》按就高不重複原則使用。
2025.10.01 新浪網
9家房企鏖戰339輪 中建智地43.15億奪得北京朝陽太陽宮地塊
9月30日,北京兩宗地塊入市競價出讓,分別位於朝陽區和門頭溝區,總起始價40.6億元。
兩宗地塊最終攬金52.73億元。其中,朝陽太陽宮地塊,由中建智地以總價43.15億收入囊中,成交樓面價8.53萬元/平方米,溢價率高達39.18%。門頭溝四道橋地塊則由電建地產+門城投資聯合體以底價9.57億元拿下。
據瞭解,朝陽太陽宮地塊共吸引了9家房企參與角逐,包括中建智地、城建發展(5.300, 0.24, 4.74%)、懋源、招商蛇口(10.170, 0.23, 2.31%)、保利發展(7.860, 0.14, 1.81%)、建發、中海、京投發展(4.090, 0.03, 0.74%)及金隅集團(1.660, 0.01, 0.61%)。
現場競價持續了近3小時,經過339輪的激烈競價,最終由中建智地以43.15億元成功競得。地塊的溢價率高達39.18%,成交樓面價約為8.53萬元/平方米,成為北京年內土地溢價率的新高。
該地塊位於北三環與北四環之間,是北京城六區近年來罕見出讓的純住宅用地。土地面積約1.94公頃,規劃建築面積不超過5.06萬平方米,容積率2.6,建築限高80米。
地塊緊鄰地鐵10號線與17號線的換乘站——太陽宮站,是名副其實的"雙地鐵上蓋"物業。周邊環繞著凱德MALL、太陽宮公園、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及中日友好醫院等頂配資源,生活、教育、醫療、生態配套十分完善。
另據獲悉,在出讓前,該地塊經歷了重要的規劃調整。用地性質從最初的“住宅混合公建”轉變為純粹的“二類城鎮住宅用地”,容積率也從3.0下調至2.6。這些調整提升了專案的居住純粹性和開發價值,也為打造高端改善型住宅奠定了基礎。
太陽宮板塊的新房市場長期以來供應緊張,上一次住宅用地的出讓可以追溯到2022年。供應的稀缺性直接導致了區域內新房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
目前,太陽宮板塊內的中建玖合府項目成交均價約為11.85萬元/平方米,而周邊的次新房,如太陽西元、紅璽台等,二手房掛牌價已高達14.6萬至14.8萬元/平方米。巨大的價格倒掛空間,不僅反映了市場對太陽宮板塊住宅的高需求,也凸顯了土地資源的稀缺性。
太陽宮板塊的供應緊張,一方面源于土地資源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也與政策導向密切相關。作為北京三環與四環之間的核心區域,太陽宮板塊的開發受到諸多限制,土地出讓的頻率自然較低。在這樣的背景下,開發商對於能夠獲取的土地資源尤為珍視。
中建智地是中國建築(5.450, 0.01, 0.18%)集團旗下的核心地產品牌,在太陽宮板塊,中建智地已開發了中建玖合府專案。該項目位於本地塊東側,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以及精緻的住宅設計,開盤後迅速售罄,成為區域內的標杆專案。
此次再度佈局太陽宮板塊,中建智地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北京高端住宅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相比之下,同日出讓的門頭溝四道橋地塊則稍顯冷清。
資料顯示,門頭溝區S1線區域組團01-12地塊土地一級開發專案MC00-0605-0006地塊,為二類居住用地,土地面積約20364.37平方米,建控規模40728.74平方米,容積率2.0,土地性質為R2二類居住用地,起始價格9.57億元。
該地塊最終由電建地產+門城投以底價9.57億元摘得,折算樓面價約2.35萬元/平方米。
不過,作為深耕北京門頭溝區的央企,電建地產在門頭溝有有長安華曦府、瓏悅玖宸新房專案。
其中,長安華曦府秀於去年底開盤,達成了“三開三罄百日收官”的戰績。
此次競得的四道橋地塊規劃要求相對簡單,預計未來的產品定位和價位將與電建地產前三個項目相似。
2025.10.01 新浪網
綠景中國:正積極推動現有發展專案以合理市價進行物業批量銷售
9月30日,綠景中國地產發佈公告,披露了有關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報所載的不發表意見的季度最新資料。
公告顯示,核數師對綠景中國地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財務報表出具不發表意見。
為解決持續經營問題,公司已採取多項措施應對當前困境,包括呈請聆訊押後至2025年11月3日,與銀行磋商延長融資期限及還款期,已獲部分銀行正面回應;與債權人積極磋商債務重組,已與部分債權人簽訂支援函;與金融機構磋商取得新貸款以完成/展開現有/新物業發展項目。
同時,積極實現現有發展專案的最新預算銷售及預售數量;持續溝通以安排付款;推動現有發展項目以合理市價進行物業批量銷售,加快資金回收;尋找買家並及時收取銷售所得款項,2025年3月完成出售美國加州酒店物業,現金代價為2000萬美元;採取適當措施控制成本,包括削減行政及財務成本。
2025.10.01 新浪網
璞樾入市,金茂越秀聯手打造新一代 CBD 豪宅
日前,由中國金茂和越秀地產連袂打造的高端人居專案璞樾產品全球首映禮在北京正大中心啟幕。
璞樾位於北京CBD金軸,對望中國尊,身處星河灣豪宅生活區,周邊被京城紫岸公園、星河灣生態公園、京城森林公園環抱,稀缺土地與生態資源疊加。
隨著當下CBD產業不斷更新,高淨值客群主力年齡層為85至90後,主要來自新電商、人工智慧、新能源等新興行業。他們既熟悉國際豪宅標準,又強調健康、藝術與鬆弛感。基於此,璞樾將融匯國際視野與東方哲思,成為CBD人居美學序列的傳承者,為高淨值人群帶來精神歸屬。
設計上,璞樾採用“一園引三園”佈局,形成十字中軸禮序園境,強調“入戶即入園、戶戶觀禮台”的空間敘事。地上地下雙大堂設計,結合人車分流,確保歸家動線尊崇感。
立面上,璞樾約170米“水墨長卷”城市介面,採用“京韻緗黃”定制色系,結合巴西金光麻奢石、烏金琉璃磚等全球奢材,形成“國際視野與東方禮序”的視覺封面。
戶型上,璞樾主推152-258㎡四居,強調大面寬、雙玄關、270°環幕視野等創新設計。70%以上為邊廳戶型,保證絕佳採光與觀景面。精裝由國際大師與非遺工藝共同呈現,甄選嘉格納、勞芬、雅生等品牌。
景觀上,璞樾提出“當代蘭亭•一裡世界隱園”,對標世界隱奢酒店,打造千米水系貫穿的風雅療愈意境。
此外,璞樾將金茂十二大科技系統3.0升級落地、引入“離子瀑”淨化技術。全系引入“家電界勞斯萊斯”嘉格納,搭載華為全屋智慧系統。
璞樾依託越秀服務“越+”服務模式,基於雙私宴廳、女王空間、行政酒廊、水吧等空間場景,推出24項隱奢高定服務內容,約4800㎡會所提供定制化生活解決方案。
據悉,璞樾152㎡、188㎡及258㎡三大戶型樣板間已正式對外開放。
2025.10.01 經濟通
周大福創建:收購東莞市物流物業100%權益,進軍大灣區首個項目
周大福創建(00659)宣布,已簽署買賣協議,向第一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位於廣東省東莞市一項物流物業之100%權益。此為周大福創建旗下「周大福物流」進軍大灣區的首個項目,標誌著集團策略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該物流物業坐落於大灣區核心物流樞紐,目前已全面出租,預期於交易完成後即可為集團貢獻穩定現金流。
周大福創建目前在香港、成都、武漢及蘇州共持有八個物流物業,可出租總面積超過1240萬平方英呎,連同是次收購的東莞項目,集團旗下物流資產將增至九項,進一步擴大其物流資產組合及市場覆蓋範圍。
周大福創建執行董事兼集團聯席行政總裁鄭志明表示,市場對優質物流設施的需求持續強勁,集團對內地及香港物流業的長遠前景充滿信心。這次收購大灣區首個物流項目,不僅符合集團的長遠投資策略,更是拓展市場的重要一步。期望通過這次投資,進一步完善內地物流資產網絡布局,提升現有資產的協同效應,為集團帶來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
2025.10.01 新浪網
雙連拍!秀洲又一宗優質宅地成功出讓
繼9月29日嘉興市秀拓置業有限公司、上海藍城佳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2.25億元拿下2025嘉秀洲-027號地塊後,9月30日,嘉興市本級土地市場又傳來好消息,同樣是位於秀洲區的2025嘉秀洲-034號地塊成功出讓,這也是秀洲區今年第三季度上架的第二宗宅地。
據悉,2025嘉秀洲-034號地塊位於王江涇鎮花甲路南側、縱一路西側,地塊總面積為20017平方米,容積率為1.2~1.5,起始總價13831.75萬元,起始樓面價約4607元/平方米。
昨天上午10點30分,土地拍賣正式開始。最後經過競價,2025嘉秀洲-034號地塊被浙江能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底價13831.75萬元收入囊中。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該地塊雖然位於王江涇,但是靠近秀湖核心生活圈,道路四通八達。秀洲大道、嘉塍公路等城市主要道路在此交會,更有在建的524國道秀洲王江涇至新塍段-該工程不僅是秀洲區首條高架快速路,也是串聯浙江與江甦的重要省際通道,無論日常通勤還是跨省出行,皆皆高效。週邊生活配套也日趨完善,東北側已有浙師大附屬嘉興市長虹實驗學校、雁涇商業中心投入使用,還有秀北生活廣場正在興建中。
同時,因為該地塊緊鄰秀湖核心圈,能夠充分暢享秀湖周邊的優質資源,包括秀湖生態公園、嘉興市文化藝術中心、秀湖全民健身中心等成熟配套設施,充分承接秀湖板塊的發展紅利。不過,要注意的是,該地塊還附加了若干開發條件:
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人民政府或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人民政府指定國資公司將回購地塊內最高不超14580平方米的計容住宅建築面積,回購單價不超過12,000元/平方米,回購總價不超過1.75億美元,配備非汽車所有權,成本最終回購面積及價款,待競得人辦理完工備案手續後30日內,另行確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則要求必須與地面出讓範圍一致;規劃用途被明確為二類居住用地配套,且開發層數不得大於2層,開發深度不得大於12公尺。
眼下,高品質的新房計畫接二連三在秀洲落地,更多美好生活正在這片熱土加速兌現。
2025.10.01 新浪網
武漢掛牌18宗地 總起始價15.95億元
9月30日,武漢市自然資源及城鄉建設局發布武告字(2025年)21號公告,以網上拍賣方式集中出讓18宗國有建設用地,總面積約38萬㎡,總起始價15.95億元,拍賣將於10月21日9時30分上競價。
本次出讓地塊涵蓋住宅、商服、工業、教育等多用途,其中住宅地塊6宗,分佈於東西湖、東湖高新( 9.250 , -0.05 , -0.54% )、黃陂、江岸、武昌等區;商業及工業用地12宗。
申請人須於10月20日17時前完成保證金到帳或銀行保函確認,並承諾購地資金不得來自任何違規融資。自然人不得參與商品住宅用地競買,同一企業及其控股公司不得競同一宗地。
2025.10.01 網易財經
百強房企9月銷售回溫,前三季賣房總額2.6兆
傳統樓市「金九」時節,房商賣房「戰績」如何?
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9月,百大屋商銷售總額為2,6065.9億元,年減12.2%,降幅較1~8月收窄1.1個百分點。但9月單月,百大房商銷售總額較上季成長11.9%,「金九」實現銷售微幅回升。
從房企排名來看,保利發展、綠城中國、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蛇口穩居前五,前9月全口徑銷售額分別為2017億元、1785億元、1705億元、1544億元、1406億元。萬科前九月也位居千億陣營,全口徑銷售額1,002億元。
銷售前十房企中,還依序有建發房產、中國金茂、越秀地產、濱江集團,期內銷售金額分別為955.7億元、806.8億元、800億元、786.3億元。華發股份、中國鐵建、龍湖集團銷售超五百億,分別為633億元、522.8億元、507.5億元。
整體而言,今年以來房商銷售規模仍在縮水,1,000億以上陣營有6家,與去年同期持平,銷售額平均數1,576.8億元。第二陣營(50-1000億)共7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家。第三陣營(300-500億)企業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家。
受三季樓市新政推出影響,部分房企九月業績較上季回升。
克而瑞表示,2025年9月,有72家百強房企單月業績環比增長,其中45家企業單月業績環比增幅大於30%,包括華潤置地、建發房產、中國鐵建、電建地產、邦泰集團、中建東孚等,TOP10房中有7家的操盤金額環比增長。
「2025年9月,新房市場供求迎來穩步回升。」克而瑞稱,30個監測城市供應環比大增55%,達到年內次高;成交端環比上升18%,年比下降5%。
各線城市中,北上廣深9月新房成交量160萬平方米,較上季上升16%,較去年同期上升1%,前三季成交累計較去年同期成長4%。北京、上海、深圳得益於8~9月出台的限購松綁等政策“托市”,成交穩中有增,效果較為顯著。
億翰智庫則稱,回顧2024年,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刺激下,樓市在9月底迎來爆發,10月份更是迎來全面反彈,部分大城市的成交量顯著增長。到今年,9月房商銷售業績同樣出現回升,不過如果對比去年,整體漲幅有限。
中指方面表示,9月核心城市持續優化需求端政策,從市場表現來看,除核心城市市場已修復外,多數城市樓市表現相對平淡,市場仍面臨一定調整壓力。
該機構認為,短期來看,後續政策將維持寬鬆基調,預計將聚焦「止跌迴穩」目標,推動已出台的各項政策加速落實。核心城市新房供應或迎來溫和改善,對市場形成一定支撐,但更多城市新項目較為有限,市場分化行情將延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影片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使用者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資訊儲存服務。
2025.10.01 信報
文華東方確認洽售港島壹號中心
阿里巴巴(09988)傳出以70億元洽購銅鑼灣甲級商廈「港島壹號中心」的最頂13層,持有該物業的文華東方酒店集團向外媒表示,留意到近期有關其可能出售「港島壹號中心」部分權益的媒體傳聞,並確認正在討論出售該物業部分辦公空間的可能性,惟無法確保會達成任何出售交易。阿里對消息不予置評。
傳阿里擬70億買最頂13層
據本地傳媒引述市場人士報道,阿里正洽購「港島壹號中心」約半幢物業,涉及最頂13層,每層面積約2萬餘方呎,合共約27萬方呎樓面,作價大約70億元,呎價近2.6萬元。
倘交易落實,將打破今年4月港交所(00388)以63億元向置地購入中環交易廣場第一座最高9層辦公樓的紀錄,成為今年最大額商廈買賣。由於置地和文華東方同屬怡和集團成員,潛在交易表明怡和系公司正積極出售辦公樓資產。
「港島壹號中心」前身為怡東酒店,2017年文華東方曾把項目推出招標,惟最終收回及自行重建,2019年正式關閉酒店,投資額約50億元。據文華東方酒店集團2024年報披露,「港島壹號中心」去年7月封頂,預計今年下半年完工。
全新寫字樓能滿足阿里配套
阿里巴巴目前在同區租用九倉置業(01997)旗下的時代廣場共10層辦公樓,租約到2028年屆滿。有業內人士預計,阿里購入「港島壹號中心」半幢樓面,料可獲大廈命名權及天台廣告位,對集團形象有正面幫助。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認為,阿里巴巴作為科網企業,對辦公室設備有特定要求,與其斥資翻新租用的辦公室,倒不如自置物業作新總部,全新寫字樓能滿足集團對配套上的追求。「港島壹號中心」前身是怡東酒店,2018年落實重建,當年估計落成後呎價可達6萬元,相比起阿里巴巴以每呎近2.6萬元承接,價錢相差逾五成半,而阿里巴巴有足夠現金流,可以趁低吸納。港島壹號中心全新、可享維港全海景,若物業落實成交,反映市場對高質素的寫字樓仍然有需求。
瑞銀:倘阿里退租時代廣場 九置年失逾億
(經濟)
阿里巴巴(09988)或自九龍倉置業(01997)旗下時代廣場退租。瑞銀指,現時阿里巴巴在時代廣場承租樓面面積共約17萬平方呎,租約將於2028年屆滿,若退租,將令時代廣場空置率額外增加16個百分點。
以時代廣場6月底的出租率約90%計,阿里退租將令出租率降至74%。
時代廣場出租率 恐降至74%
「以時代廣場寫字樓年率計租金為每平方呎54元計算,若阿里巴巴退租,估計九置每年的潛在租金損失約1.1億元,約佔2024年盈利1%。」
瑞銀稱,隨希慎(00014)銅鑼灣資產增值計劃將於2026至2027年完工,預期時代廣場於零售及寫字樓兩方面均面臨壓力。
不過,假若阿里巴巴洽購港島壹號中心的交易完成,本港寫字樓市場來說屬好消息,內含退出收益率約2.5%,較香港置地今年4月出售交易廣場一期的收益率更低。
本報昨日引述消息報道,阿里巴巴正洽購文華東方國際(Mandarin Oriental International,星:M04)旗下銅鑼灣甲級商廈港島壹號中心(One Causeway Bay)最頂13層,涉及每層面積約2萬餘平方呎,合共約27萬平方呎樓面,有指作價約70億元洽購,呎價近2.6萬元。
文華東方國際隸屬於怡和系,港島壹號中心前身為香港怡東酒店(The Excelsior,Hong Kong),酒店2019年關閉並重建。
2025.10.01 信報
長策10年目標建42萬伙新低
私樓減至12.6萬戶 每年僅1.26萬伙
政府按年更新《長遠房屋策略》(長策)周年進度報告,昨天公布最新結果,下一個10年期(即2026至27年度至2035至36年度,下稱未來10年)公私營房屋的總需求預算為41.91萬個單位,政府相應把供應目標定為42萬個單位,較去年公布的10年期估算44萬伙,減少2萬戶或4.5%,是2014年公布長策以來供應目標新低。
總需求較去年估算少4.3%
政府因應多項因素訂定房屋供應目標。最新報告顯示,住戶數目淨增長,以及受重建影響的住戶數量,都較去年估算的未來10年需求量減少,並主導房屋需求變化,令總房屋需求由去年公布的43.8萬個單位,大減1.89萬個單位或約4.3%,至41.91萬個單位。
雖然總需求減少,值得留意的是,政府着力打造「留學香港」的品牌之下,來港升學的學生之住屋需求,對整體房屋需求愈來愈大。最新報告估算,可能會居於本港房屋單位的非本地學生,每年對房屋需求為1590個單位,較去年報告估算的每年1080個,激增47.2%,創201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
至於「居住環境欠佳住戶的房屋需求推算」一項,則維持於12.75萬個單位,主要由於《簡樸房條例》明年3月才生效,現階段難以估算可認證為「簡樸房」的分間單位數量,故暫未作調整。
因應最新房屋需求而定下的公私營房屋供應目標,也隨總供應目標有所減少,公私營住宅總供應比例為「七三比」,當中私人住宅未來10年供應目標為12.6萬伙,創2014年以來新低,每年供應目標降至1.26萬伙。
房屋局發言人指出,政府未來10年會有足夠土地滿足相關目標,並會有節有度地推出項目。除了政府賣地項目外,其他私營房屋土地來源包括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區重建局項目及私人發展項目。
公營房29.4萬伙 扭轉「頭輕尾重」
公營房屋總供應目標為29.4萬伙,屬8年低位,其中出租公屋或綠置居的目標為17.6萬個單位,其他資助出售房屋則為11.8萬個單位。房屋局指出,未來10年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滿足公營房屋供應目標,公營房屋供應「頭輕尾重」的情況已被徹底扭轉。就傳統公營房屋供應而言,單計未來5年供應量已達16.95萬個單位,平均每年有超過3萬個單位落成,是過去24年新高。
房屋局強調,政府在規劃公營房屋發展時,會繼續保持足夠彈性,以確保未來公營房屋建屋量可因應實際情況轉變,而適時作出相應調整。
業界籲政策求「量」改為求「質」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指出,公營房屋「頭輕尾重」的情況已被扭轉,讓政策可由單純追求「量」逐步轉向提升「質」,例如適時檢視和調整簡約公屋的規模,把更多資源聚焦於永久性社區及重建項目,以免簡約公屋成為恒常措施;而非本地學生和部分來港人才的住宿需求,短期或集中在租賃市場,中長期可能轉化為置業需求,就此需求面或有上調空間,有需要建立針對學生及人才住宿的監測指標。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關注私人住宅供應目標創新低,意味賣地的目標也會相應下調,對市場釋出訊號,預示長遠私人住宅供應將減少。
2025.10.01 信報
朗天峰提價一成加推63單位
現樓新盤齊齊加推單位應市,嘉里建設(00683)旗下元朗十八鄉路朗天峰加推63伙,折實平均呎價14265元,較半年前對上一張價單折實均價貴約10.4%。保利置業(00119)及賭王四太梁安琪旗下尚嘉控股合作發展的油塘高超道朗譽亦加推64伙。
朗天峰昨天加推6號價單共63伙,實用面積282至429方呎,折實售價385.15萬至642.94萬元,折實呎價12247至16058元,折實平均呎價14265元,較3月初的5號價單折實平均呎價12923元,高約10.4%。
昨天推出的1A座22樓D室,實用面積285方呎,折實售價429.79萬元;對比5號價單推出的樓下單位、同座21樓D室,實用面積相同,折實售價388.52萬元,兩個單位樓價相差10.6%。發展商表示,是次加推不乏高層單位,加上現屆現樓,價格反映單位位置及現樓質素等,並非加價。
朗譽昨天亦加推6號價單,涉及64伙,折實平均呎價15349元,較9月中公布的對上一張價單折實平均呎價15667元,略低2%。
名日.九肚山贈電器禮券
長實(01113)旗下兩個現樓新盤則新增置業優惠。長實營業經理詹勳榮表示,該集團旗下沙田九肚豪宅項目名日.九肚山新增「新居電器禮券」及限時「你想就賞」優惠。上述優惠適用於以價單發售的3房及4房戶,買家可獲贈價值20萬元豐澤禮券,如買家於10月4日至11月30日期間購入單位,可額外獲價值20萬元豐澤禮券或豁免24個月管理費。買家如選用「360天置業輕鬆付款計劃」,提早於180天內成交,可獲成交金額6%現金回贈。
同系元朗洪水橋#LYOS推「買複式送車位」優惠,購買任何花園複式戶並選用「複式120付款計劃」,可獲價值105萬元指定住客停車位。
2025.10.01 信報
四市區盤94%樓價跌穿「6球」
健威花園最傷 今年31成交全數失守
樓市連跌數年,部分中價樓「身價」縮水並逐步重返上車盤行列。本報盤點4個市區大型屋苑,2021年樓市高峰幾乎全數造價逾600萬元,個別更超過千萬元,惟今年初至9月中,4個屋苑約94%交易樓價跌穿「6球」,「幸存者」僅9宗或5.6%。該4個屋苑中,以北角健威花園最傷,由2021年全部樓價「6球」以上,變到如今悉數不足600萬元,部分更低見「4字頭」,如同淪為新界上車盤。
本報以樓價600萬元作為上車盤分界線,統計健威花園及同區富雅花園、薄扶林置富花園,以及九龍灣德福花園共4個屋苑,今年截至9月中,共錄得161宗成交,造價由410萬至988萬元,當中152宗樓價低於600萬元,比例94.4%,只有9宗逾600萬元,大部分(7宗)來自置富花園。
2021年佔99.7%單位超600萬
翻查資料,該4個屋苑2021年同期交易量共363宗,只有1宗(0.3%)售價低於600萬元,來自德福花園U座最低層單位,實用面積473方呎1房,當年4月以576萬元易手,呎價12178元,意味該4個屋苑當年近乎全數樓價超過600萬元,佔比高達99.7%。
數到最慘情可謂是老牌屋苑健威花園,今年暫錄得31宗成交,樓價悉數低於600萬元,介乎438萬至588萬元,其中8個單位(25.8%)更平過「5球」,與該屋苑2021年同期共32宗成交全數售價高過600萬元存在天淵之別,而當年該屋苑成交單位售價由658萬至832萬元,售價「6球」的交易只佔2宗,即其餘單位售價均超過700萬元,3宗更達到800萬元以上。
以健威花園的C座中層3室為例,實用面積456方呎2房戶,該單位2021年4月曾獲買家以795萬元承接,惟單位輾轉在今年8月再度易手,造價已瀉穿600萬元,以588萬元賣出,較當年大跌207萬元或26%。
世紀21日昇地產執行董事黃文龍表示,健威花園近年樓價大幅萎縮,令上車客入市比例顯著攀升,並超越換樓客。以今年成交為例,該屋苑約七成買家屬上車客,換樓客及投資者只佔約兩成及一成,而2021年同期該屋苑上車客佔比則約三成。
他指出,不少外區上車客甚至趁健威花園樓價回調「轉區」入市,例如一名九龍東上班族,數年前起一直在九龍物色上車機會,多年無果,眼見健威花園樓價回落到心目中水平,最終變卦選擇在港島上車,今年以535萬元買入該屋苑F座中層7室2房戶,實用面積456方呎,呎價11732元,較同座同類單位2021年造價790萬元,低255萬元或32.3%。
放盤方面,黃文龍透露,現時健威花園有約21個放盤,最低叫價僅490萬元,為實用面積446方呎的E座低層8室2房戶。
其餘3個屋苑方面,今年截至9月中,樓價跌穿600萬元的成交比率分別達88.1%至98.2%,換言之,售價仍能企穩「6球」或以上的交易佔比,只有1.8%至11.9%。
德福花園僅一宗身價保不失
過往樓價多次升穿800萬元的德福花園,今年截至9月中錄得的55宗成交,僅得1宗樓價能力守「6球」,為在3月以603萬元易手的N座低層9室,實用面積588方呎,然而該單位2016年及2022年「身價」分別達690萬及660萬元,如今已貶值12.6%及8.6%。
2025.10.01 信報
銀龍一年斥四千萬掃八住宅
本港餐飲業近年積極招聘外勞,部分連鎖茶餐廳更連買多個住宅單位疑作外勞宿舍。據悉,銀龍飲食集團或相關人士新近再斥460萬元購入上水名都一個3房戶,該集團過去約一年已累擲3954萬元掃入新界上車盤8伙,料作集團員工宿舍。
460萬買上水名都 料作員工宿舍
據了解,上述獲銀龍飲食集團或相關人士以460萬元買入的上水名都3座低層D室,實用面積454方呎,3房間隔,呎價10132元,較滙豐銀行網上估價438萬元,略高22萬元或5%。
原業主2015年斥375萬元購入,賬面賺85萬元或22.7%。
銀龍飲食集團或相關人士去年9月起至今已先後掃入新界8伙住宅,涉資共3954萬元,該批單位分布荃灣的綠楊新邨和荃豐中心、天水圍嘉湖山莊及上水名都等。
另一方面,資深投資者盧華家族成員盧雯晶連環蝕賣單位,代理稱,盧雯晶持有的九龍塘花園中層D室連一個車位,實用面積2154方呎,今年9月中以3700萬元沽出,呎價17177元,較2015年入市價的4300萬元,貶值600萬元或14%,為她今年7月賬面損手250萬元或12.8%、以1700萬元賣出尖沙咀名鑄一個單位後,再一次錄得損手紀錄。
2025.10.01 信報
君譽峰呎租83元破頂
住宅租金升勢未完,北角君譽峰一個納米單位剛以每月1.5萬元獲承租,除租金較約4個月前同類單位搶高逾12%外,呎租82.9元更刷新該屋苑新紀錄。
消息表示,君譽峰中層F室,實用面積181方呎,為該屋苑面積最細單位之一,開放式間隔,業主以每月1.6萬元招租約半個月,剛減至每月1.5萬元租出,呎租82.9元,創該屋苑呎租新高。業主2019年6月斥逾520.41萬元一手購入。
翻查資料,該屋苑高層F室同面積開放式戶,今年5月以每月近1.34萬元租出,即前述單位租金反較高層單位租貴1620元或12.1%。
凱玥13萬租出 回報2.8厘
另外,代理指出,鴨脷洲凱玥1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1956方呎,4房間隔,近日連同一個車位以每月13萬元租出,呎租66.5元,較該單位去年8月的舊租約租金略升2000元或1.6%。
據悉,上址業主共持有凱玥4伙連4個車位,當中是次租出的單位於去年4月斥5546.48萬元一手購入,享約2.8厘租金回報。
2025.10.01 經濟
10大屋苑9月均價 8個按月上升
太古城漲逾1成 呎價重上1.5萬
9月份10大屋苑有8個均價按月上揚,龍頭屋苑太古城升幅逾1成,為10大屋苑最多,呎價近24個月以來新高。而10大屋苑整體成交量按月升7%,業界指,樓價已見底,本季價量平穩漸升。
日前差估署公布私宅樓價指數連升3個月,而據本報統計,10大屋苑於9月成交均價,8個屋苑錄升幅,幅度由2%至10.6%,當中6個屋苑均價為近1、2年單月高位,反映樓價已漸擺脫谷底並回升中。
月內均價升幅最顯著為太古城,按月升10.6%,呎價重上1.5萬元,既為今年以來單月高位,並為2023年7月後,近24個月以來單月新高,主要是月內連錄2宗逾2,000萬元成交外,同期千萬成交量亦增加,如放盤不足1周的太古城啟天閣低層E室,實用面積759平方呎,套3房,園景戶,原叫價1,260萬元,現獲用家以1,200萬元承接,呎價15,810元,同時為月內第9宗千萬成交。
6屋苑均價 創今年高位
而同期亦有6個屋苑呎價錄今年高位,除太古城外,美孚新邨、泓景臺及嘉湖山莊均價亦同樣錄得自2023年以來,近2年單月高位。其中,嘉湖山莊9月均價約8,711元,按月升約2.5%,呎價繼2023年8月以來單月新高,均價上揚,與同期平盤被吸納、優質單位易手所致。
中原副區域營業董事伍耀祖指,減息效應逐漸浮現,隨着樓價逐步回升,議價空間逐步收窄,成交速度略為減慢,嘉湖山莊上月累計23宗成交,按月回落15%,惟個別優質單位造價仍屬理想,如近日易手的7期4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442平方呎,2房,附全屋裝修,以442萬元沽出,呎價10,000元,屬理想價。
成交量升7% 業界料樓價已見底
整體成交量而言,10大屋苑9月暫錄175宗,按月升7%,當中5個屋苑成交量按月升12%至3.5倍,泓景臺由8月2宗,大幅攀升3.5倍至9宗,而同期海怡半島按月成交亦錄逾7成增幅;至於第3季計,10大屋苑錄518宗成交,較第二季微跌1%,季內有4個屋苑成交量力保不跌,除泓景臺、海怡半島,另有美孚新邨及新都城。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據差估署最新樓價指數,反映樓價已連續5個月呈平穩及上升的走勢,樓市已脫離下行通道,樓價亦已見底並開始回升,但成交量仍受多重因素牽制,短期內難見爆發式增長,但息口預期持續下調、政策支持延續,以及內地買家繼續入市下,預期第4季二手樓市將迎來更穩健復甦,實現價量齊升。
2025.10.01 經濟
天璽.天4房租16.8萬 創東九分層新高
政府持續引入各項專才,帶動住屋需求,住宅租金持續上升。啟德天璽‧天一個4房單位,剛以16.8萬元租出,創東九龍分層住宅租金新高紀錄。
成交單位為天璽‧天1期3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1,985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並連約114平方呎平台,屬於特色單位,剛以月租16.8萬元租出,成交租金創東九龍分層單位新高紀錄,對上一宗高價租金為啟德天寰天海匯2座複式A室,實用面積2,399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連271平方呎平台及254平方呎天台,今年5月以約15.5萬元租出,新紀錄再升8%。
業主去年11月購入 回報近3厘
其次,上述天璽‧天4房單位,成交呎租約84.6元,屬屋苑呎租新高紀錄,惟同區THE HENLEY低座一個連花園單位,2023年底以呎租86元成租,稍高天璽‧天高價紀錄約1.7%。
至於租金回報方面,天璽‧天4房單位業主去年11月以約6,989.9萬元購入,以新租金計,業主享約2.9厘租金回報,屬於理想租金回報。
中原地產首席分區營業經理梁嘉誠表示,天璽‧天自7月起入伙至今累積錄得超過170宗租賃成交,平均實用呎租達65元,租金回報普遍逾3厘,部分更高近4厘。
另外,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山頂Altadena House複式A室,實用面積4,201平方呎,剛登記以22萬元租出,呎租約53元。業主去年以約2.48億元購入,現享約1厘租金回報。
Belgravia Place 1房 呎租58元
另一方面,長沙灣新入伙盤Belgravia Place 1B座低層15室,實用265平方呎,1房戶,望內園,業主以1.7萬元放租,近日獲外區客鍾情單位屬全新入伙,並附設會所,故議價至1.55萬元租入,呎租58元。業主於去年4月以464.4萬元購入,現享4厘租金回報。
2025.10.01 經濟
盧華家族沽九龍塘花園 10年蝕600萬
豪宅市場連錄大幅蝕讓個案,九龍塘九龍塘花園低層D室,實用面積2,154平方呎,剛以3,700萬元易手,呎價約1.7萬元。
據悉,原業主為資深投資者盧華家族成員,該家族早於2015年以約4,300萬元購入單位,持貨約10年帳面蝕讓600萬元離場,單位貶值14%。
同區逸瓏5座低層B室,實用面積1,490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原業主早於2012年以約3,449.9萬元購入,剛以約3,080萬元易手,持貨約13年,帳面蝕讓約369.9萬元或10.7%。
銀主加快去貨 南津.迎岸7年貶41%
再者,何文田加多利峯低層B室,實用面積958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原業主2016年以約1,941萬元購入,原本叫價1,60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1,480萬元易手,帳面蝕讓461萬元離場,單位約9年間貶值23.8%。
至於銀主盤市場方面,前綫代理透露,9月份新增約82個銀主盤(包括車位及工商舖),銀主加速去貨,例如鴨脷洲南津.迎岸中層B室,實用面積265平方呎,屬於1房間隔,原業主2018年選用發展商的高成數按揭方案入市,當時成交價669.6萬元,單位最終由銀主以約398萬元售出,7年間單位帳面蒸發271.6萬元,期內貶值41%。
其次,大圍曉翠山莊7座複式單位,實用面積約1,646平方呎,原業主早於2006年以約960萬元購入,惟2007年至2013年間多次加按借貸最終淪銀主盤,日前由銀主以1,790萬元售出。
2025.10.01 經濟
居屋出租計劃擴至白表 料承租力強
增3千名額 估30萬戶合資格受惠
現時政府容許未補地價居屋出租予公屋申請者,過去3年每年約有130多宗租賃個案,近6成集中新界區,施政報告推出擴大計劃至白表申請者。分析料,潛在租客承租能力料大增。
未補地價的居屋等資助出售房屋,由於不屬於完整業權,按照規定業主只能夠自用,不能夠將單位出租,惟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有5,539個住戶租住資助出售房屋,亦即是實質上有不少未補價的居屋業主「黑市」放租單位。
政府早在2020年已經推出先導計劃,容許合資格的未補地價資助出售房屋業主,經審批後可將單位出租予公屋申請者。
據房協數據顯示,計劃推出逾5年共錄得603宗租賃成交,在過去3年(2023年至2025年9月)每年錄得大約130宗租賃,其中今年首9個月已經錄得133宗租賃逼近去年全年數據,全年租賃個案料超過去年,創下計劃推出以來新高。
若果按照港九新界劃分,過去參與未補地價出租計劃單位,逾6成位於新界區,以今年首9個月數據為例,比較活躍為西貢(將軍澳)及沙田,而市區則以觀塘及黃大仙較多,其中2房以上單位平均月租約9,300元,而開放式或1房單位平均月租約7,450元。
料不影響私樓租賃市場
今年施政報告將計劃進一步擴大,由原本只能夠出租予公屋申請者,擴大至出租予白表申請者,並設下3,000個名額上限,當局估計全港約有30萬個未補價居屋單位合資格。
有學者認為,居屋的設計原本是幫助人置業,單位是用來自住,但不排除有業主日後富裕搬到私樓居住,但單位不想出售,今次計劃可以容許其出租單位。不過他指,計劃用意是不希望有資助房屋單位閒置,盡量做到活用釋放單位在市場放租。
在擴大至白表之後,預計單位目標租客的承租能力將會提升,以對上一期居屋的白表申請資格為例,1人申請月入上限為3萬元、2人或以上家庭月入上限為6萬元,比起現時公屋4人家庭申請入息限制亦只是3.1萬元,意味出租單位的居屋業主有望提高租金水平。
不過,按照現時政府構思,計劃加入租金限制,租金將按同區私樓市值租金作計算基準,並提供一定的折扣率,但實際折扣率卻未定,但相信不會影響私樓租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