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經濟日報
建商退避三舍 北台灣首季推案量2,380億元、年減25%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第1季住宅新成屋加預售推案量2,380.3億元,年減25.6%,較去年同期減少818.6億元。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第1季適逢房市熱,以及前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的延後推案,激發出高水位推案量,今年則瀰漫在貸款不易與寬限期受限的信心不振,大顯兩樣情。
各縣市中,除了在地買盤較穩定,量體起伏不大的宜蘭地區微增18.3億元推案量外,其餘均走頹勢,基隆市少了去年熱潮帶動的德安、茂德建設指標案上場,今年回歸二線地帶本質,首季只推出5億元量體,大減94.2%,北北桃竹四熱區則以新竹地區減幅最大,年減46.8%,台北市也有三成減幅,建商退避三舍態勢明確。
進一步觀察,新竹地區今年第1季只推出173.8億元的新案量,幾乎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半量體,僅新竹市北區金弘建設新案來到20多億元,超過10億元只有五案,其餘都是小案,去年前三月可見70-90億元的數個新案,今年無影無蹤,儼然有暫避風頭的考量,所幸當地建商長期累積獲利盈餘,去化舊案績效就不錯,常見以靜制動的推案特性,未傳過份憂慮。
台北市第1季推案量為544.5億元,年減30.3%,相比去年同期三個百億元大案拉抬,今年只有大安區德運建設一案來到80億元,其餘皆在50億元以下,台北市房價高、去化慢的特性,逆勢環境下建商更不敢造次,保守以待。
新北市與桃園市各為21.5%、14.7%的減幅,第1季推案量分別為900.3億元、688.4億元,桃園市去年同期在A7地帶有富宇建設的百億元案,今年首季未見百億元大案,僅威均、麗寶、長虹(5534)三建商案達50億元,其餘未及,像青埔、A7都有指標建商案公開時間遲無下文,態勢不明,延推為上。
新北市今年第1季仍在板橋區、三重區等,包括新潤(6186)、愛山林(2540)、新濠的百億元指標案亮相,然推案個數量縮水三分之一,建商謹慎之姿不言可喻。
展望未來,陳炳辰指出,傳統第2季為房市旺季,建商盡本分推案,還有台北市南港區、桃園市龜山區,與新北市林口區、三重區,以及新竹地區的東區、新豐鄉將有指標作品,由於多為熱區地帶的知名建商話題案,如國泰、富宇、長耀、王喬等,加上也會有小宅規劃,配合低首付的訴求,可顯個案亮點。另外,股市的過度起伏是否影響資金轉往穩健的房市則值得注意,若確有此況,化為轉機將有利下半年起死回生。
2025.04.11 經濟日報
房市亂流不斷 北市中心人文建築「敦南詠楽」銷售逆勢開紅盤
「敦南詠楽」投資開發商精誠國際總經理李振嘉10日表示,雖然近期美國關稅戰讓國際經濟局勢、股市出現震盪,在房市進入個案表現的時代下,好的建築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跟客戶的檢驗,尤其精誠國際是以可傳世、環境友善的永居住宅打造「敦南詠楽」,加上現在出來看屋民眾屬於自住的誠意買方,1月潛銷至今已售逾五成。
位於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四維路靜巷的「敦南詠楽」,基地面積約391坪,將打造地上13樓、地下4樓之全住宅大樓,全案總戶數達52戶,規劃有34~42坪兩房、46~61坪三房,以及110~118坪的樓中樓產品,每坪開價約172~180萬元間。
目前實價登錄網已揭露交易戶數有九戶,該案每坪成交均價約162.95萬元,已揭露每坪最高價為八樓的166.98萬元。
李振嘉指出,總銷26億元「敦南詠楽」可售戶數27戶,自今年1月潛銷至今,已售逾五成,顯示在當前相對不確定的市場中,只要地段優、產品規劃用心、建築團隊優質,將能獲得自住客不錯的迴響。
座落成功市場改建案旁、近鄰敦南誠品改建案的「敦南詠楽」,李振嘉指出,該案是公司首度跨入高端住宅領域的作品,全案屬於都更案,公司耗費四、五年進行整合,由於自身是地主,也願意讓利與其他都更住戶共好,透過容積移轉、讓利,做到讓都更戶一坪換一坪的需求。
在設計規劃上,「敦南詠楽」運用退縮綠化、謙讓開放等原則,打造與環境友善的自然建築,尤其平面車位與零店面的規劃,讓住家生活品質更符合高端客層的低調隱私需求。
負責該案建築、公設、景觀、燈光設計的大硯建築師事務所的蘇喻哲建築家指出,台北市生活最棒的地方、在於大道旁的靜巷住宅,既享受敦南林蔭的大道繁華,也享有四維街巷的寧靜生活,並藉由一樓開放的設計手法與戶戶雙面以上採光通風的思考,讓大器尺度與居住空間得到最佳平衡。
李振嘉表示,「敦南詠楽」在大安區的優越地段,並找來大硯建築師事務所的蘇喻哲建築家、日商台灣大林組、翊豐營造、聯邦工程等優質設計營造團隊,是一座人文美學建築,因此打動以居住空間、生活品質為最大考量的自住買方出手,全案預計2028年10月完工。
2025.04.11 經濟日報
建商1坪換1坪讓利地主戶!大安區巷弄宅觸及豪宅門檻仍開紅盤
台北市大都更時代來臨,掀起建商響應政策、積極布局,精誠國際10日推出旗下首個大安區都更改建案「敦南詠楽」,總經理李振嘉表示,儘管近期經濟局勢震盪,但精華地段的住宅產品仍吸引高資產族群青睞,潛銷逾3個月已售五成以上。
李振嘉指出,精誠國際過去投資不少建案,但這是公司首個第一個獨資主導的案子,共耗時約5年整合,並透過容積移轉的方式,讓都更案順利讓利給地主,地主戶可一坪換一坪。
此外,該案運用退縮綠化、謙讓開放等原則打造與環境友善的自然建築,平面車位與零店面的規劃,讓住家的生活品質更符合高端客層的低調隱私需求,儘管總價帶觸及台北市7,000萬元的豪宅門檻,但仍繳出不錯的銷售佳績。
李振嘉表示,「敦南詠楽」攜手大硯建築師事務所的建築家蘇喻哲、日商台灣大林組、翊豐營造、聯邦工程等優質設計營造團隊,以城市友善共生為目標,打造屬於大安核心、呼應敦南底蘊的人文美學建築。
「敦南詠楽」位於敦化南路二段、四維路靜巷的,基地面積391坪,規劃興建地上13樓、地下4樓,坪數規劃34坪、42坪、46坪、61坪、110坪、118坪等,全案總戶數共52戶,其中建商可分回27戶,據實價登錄,每坪成交均價約162.95萬元,代銷業者指出,目前34坪已經全數售罄,全案預計2028年10月完工。
蘇喻哲表示,台北市生活最棒的部分在於大道旁的靜巷住宅,既享受敦南林蔭的大道繁華也享有四維街巷的寧靜生活,並藉由一樓開放的設計手法與戶戶雙面以上採光通風的思考,讓大器尺度與居住空間得到最佳平衡。
2025.04.11 聯合報
關稅重拳房市避風?代書警示周轉金申貸恐踩1陷阱
川普關稅引發市場不確定性,或許有民眾計畫將資金轉入不動產,不過,中央銀行自去年9月起加強對不動產金流管制,有些申貸行為恐已觸法。信義代書葉惠玲指出,進行房地產交易與貸款時,應遵守金融法規,避免因違規操作增加風險。過去有民眾以「裝修」為名申請周轉金,但若實際使用金額低於申請金額,將餘額挪作償還房貸,這樣已構成違規。
中央銀行日前強化對金融機構的檢查,特別針對「周轉金」貸款的用途進行嚴格審核,防堵資金流向房市,遏止投機炒作、穩定金融體系。葉惠玲指出,部分民眾對規範認識不足,可能誤觸法規,增加購屋與資金調度風險。她提醒,申貸時應誠實揭露資金用途,切勿僥倖操作或虛報用途,否則不但面臨銀行追責,還可能損及信用。
葉惠玲舉出三大違規案例說明:
一、超貸成數規避管制:甲先生購買第二間房屋,因央行規定只能貸款五成,為補足自備款,另申請一筆營運週轉金貸款並挪作房款。此舉實際已使房貸成數超過上限,違反信用管制規定。
二、虛報用途掩蓋貸款負擔:乙小姐原有800萬元房貸,為爭取第二戶貸款成數,先以週轉金貸款清償原貸,聯徵紀錄更新後,再以「無房貸負擔」身分申請新貸,爭取首購較高的貸款成數,此為明顯的用途不合規。
三、變相延後還款壓力:丙先生購屋後應立即攤還本息,卻以營運資金名義另借週轉金,實際用於支付房貸,形同變相取得寬限期。葉惠玲表示,雖短期能減輕壓力,但已違反貸款合約規定。
央行近期資金控管嚴格,葉惠玲表示,首購族若有裝潢需求,建議將費用納入房貸一併申請,以免因資金缺口造成違規。她強調,央行加強金檢,一旦發現用途不符,不僅可能被要求提前清償,還會影響個人信用與未來借貸資格,呼籲購屋者務必誠實申貸、合法用款,在全球經濟充滿變數之際,謹慎理財與守法行為,才是確保財務安全的最佳策略。
2025.04.11 經濟日報
台南成屋委售量增2成 在地人最愛買這款房
永慶房產集團盤點2024年台南市實價登錄中古屋交易資料,發現台南人偏愛購買30-40坪、總價500-1,000萬元的中古屋,其中交易量第一名的永康區,不僅是台南人口最多行政區,還有重劃區加持。
交易量排名第二的東區,則是傳統文教區,生活機能優秀,中古屋供不應求;安平區則以未來發展性與休閒觀光吸引購屋族,交易量位居第三。
永慶不動產小東南紡加盟店東蔡武霖表示,永康區30-40坪、總價500-1,000萬元的中古屋交易量,去年達到331件、位居第一,遙遙領先其他行政區。
他表示,永康區人口多,加上北外環快速道路、交流道,對於在南科園區通勤的員工相當有吸引力。且近年北區、東區的重劃區也持續發展,其交通動線也會經過永康區,造就人流匯集、生活機能不斷進化,因此購屋族群持續湧入。
蔡武霖指出,相較於房市熱絡的東區、北區,永康區每坪均價至少便宜3-5萬元,房價相當有競爭力,且「二王砲校遷移計畫」將提供市區罕有格局方正的大型重劃區,吸引許多購屋族提前卡位。
永康區房價基期低,雖然近年房價已有成長,但總價千萬元內、仍可以找到優質中古屋;若以新建案來看,每坪均價約30-40萬元,對於南科員工也還在可負擔範圍。
東區為台南老牌的文教區,以一年交易174件30-40坪、總價500-1,000萬元的中古屋,位居第二名熱區。
永慶不動產台南文化中心加盟店東呂啟綸說明,鐵路地下化,東區交通有明顯改善。東區也有台南著名的平實重劃區、南紡夢時代,帶動預售屋價格創新高,補足生活育樂機能。
呂啟綸表示,目前15-30年的中古屋、每坪均價約20-26萬元,千萬元內還能找到兩房、小三房的產品,總價親民,對於首購族、小家庭來說負擔輕,也吸引想設籍好學區的家長。
由於開發時間早,區域內幾乎無土地可再興建,中古屋市場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加上未來捷運通車議題,符合低總價、中坪數的物件,幾乎是一上架就秒殺,自住客需求相當強勁。
以休閒觀光區定位的安平區,則以135件交易量,拿下第三名。
有巢氏房屋安平育平健康加盟店東王建程表示,安平生活環境愜意,加上近年跨海大橋、安平之丘、綠線捷運等議題發酵,且五期重劃區道路井字型整齊規劃,吸引許多外縣市重視生活品質的客群與年輕首購族選擇在此置產。
王建程指出,安平區低總價、中坪數的物件主要可分為兩種產品,分別是屋齡30年左右的三房物件及兩房的新成屋,購屋族群涵蓋退休族、首購還有外派工作族群等,皆考量到安平區生活步調較慢,環境較為舒適。
若以價格來看,每坪3字頭、總價在千萬元內的新成屋價格,仍比市區便宜。在土地、建築成本不斷上升的影響下,安平區房價有機會緩幅成長。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以今年1、2月台南不動產交易市場來看,物件委售量比去年6月增加超過2成、且有4成以上的成交案件議價率達12%以上,有購屋意願的民眾可把握機會積極看屋,更能找到價格實惠、符合自身需求的物件;若有售屋打算的屋主則需考量適當讓利,方能提升成交機會。
2025.04.11 聯合報
社區內打小白球!台中這案單價破8字頭 登頂14期天際線
政府打炒房,房市冷卻,但台中北屯的14期重劃區依舊火熱,連北部建商也南下獵地、推案,房價也屢創新高,多個建案最高單價突破8字頭,全新落成的陸府織森,社區內就有果嶺區可打小白球,近期保留戶成交價也登頂14期房價天際線。
根據樂居網統計,14期目前線上銷售個案多達41案,2024年全年成交戶數高達1635戶,穩坐中台灣各大重劃區榜首,連北部建商也來插旗,展現市場磁吸力。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14期區段內有台中巨蛋、漢神洲際購物廣場等大型建設題材的加持,成為建商未來布局的核心戰略區域。
去年北部大型建商在14期有二度購地,也有持續加碼,合計共10筆購地案、總面積達1.2萬坪,總金額近百億元。
根據實登,14期房價屢創新高。仁平段惠宇MY PARK揭露68筆交易,均價73.5萬元,最高單價76.1萬元;美和段龍寶有愛臻邸揭露29筆,均價77萬元,最高單價80.2萬元、華固豐匯揭露44筆,均價76萬元,最高單價突破81.2萬元。
「陸府織森」2021年底預售均價每坪56萬元登區域天花板,如今完工後,保留戶實登揭露80.6萬元,四年內單價漲幅近45%。
「陸府織森」占地1374.64坪,以編織概念連結建築與自然,雙棟建築臨路退縮10米與對面公園相望,打造96戶生態宅邸,每戶主臥配備大陽台,結合陸府建設專屬的「綠海植人團隊」養護的植栽,讓住戶在家就能享受自然景觀。
「陸府織森」體現頂級度假安縵風格社區公設,打造與庭園綠意融合的大地廚房,安排精緻服務關係師駐點提供社區餐飲服務,設有健身房、瑜珈室、按摩芳療室、視聽室、練團室等沈浸式設施;想野餐、露營,甚至打高爾夫球,在用50多種台灣蕨類打造的蕨類遊樂園中,還結合沉降階梯式果嶺區,不必出社區也能享受。
2025.04.11 工商時報
高鐵特區、關埔重劃區領漲 富宇天雋、森之樹 單價破9字頭
新竹房市受惠竹科AI題材,在竹北高鐵特區與關埔重劃區領漲下,房價屢創新高,買氣不墜,近期更寫下新頁!其中,「富宇森之樹」21樓戶以每坪91.93萬元成交、17樓戶亦達90.76萬元;「富宇天雋」23樓戶成交單價更首破9字頭,再創新竹預售案成交單價新高!
「富宇森之樹」和「富宇天雋」成交單價均已站穩8字頭,反映出富宇深耕新竹,在產品面和品牌力收穫市場高度肯定,進一步鞏固竹北「雙北外科技首都」的房價地位。
業界分析「富宇森之樹」在競爭激烈的竹北市場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地段與規劃品質兩大優勢。該案基地位於勝利12街與莊敬三路口,面朝千坪公園、三面臨路,串聯竹北大遠百、喜來登、平方商圈和安興國小、勝利國中明星學區等生活機能,是竹北少見的優質生活圈,地段條件的先天優勢在竹北富人區罕見。
「富宇森之樹」規劃34~40坪純三房格局,建築設計由豪宅建築師王銘鴻操刀,結合景觀美學大師王勝正與燈光照明設計師羅伊真聯手打造,「引自然森光為日常風景」、「讓庭院成為蝶道步道」呈現現代簡約風格中的低調奢華。
「富宇天雋」位於有「竹科小天母」之稱的關埔重劃區,基地座落於慈雲路、埔頂一路、占梅路,一橋之隔與竹科園區接鄰,擁有如Costco、迪卡儂、關埔國小與光武國中明星學區等完善生活機能。該案同樣由豪宅建築團隊規劃,主打31~50坪三至四房產品,總價帶在3,700萬至4,500萬元間,單價每坪84萬~90萬元。據實登揭露,周邊中古屋成交行情單坪已達70萬元以上。
富宇建設深耕新竹多年,以「幸福生活的實踐家」踏實構築家的價值,除了重視建築品質,近年更投入大量心力經營社區與維繫客戶關係,是支撐富宇新案接連於新竹一級戰區創新高價的關鍵。展望未來,預期在全球AI科技強勁需求下,台灣科技產業前景看好,也讓以竹科為首的新竹房市持續熱門!
2025.04.11 工商時報
2024年豪宅成交量放榜
2024年全台高價住宅成交榜單出爐,富邦建設、雙橡園開發、皇苑建設分別奪得北中南年度「豪宅王」桂冠;其中雙橡園開發,以219筆成交件數穩居全台之冠,奪得「三連霸」,也是聯聚、寶輝、寶璽、龍寶、由鉅、雙橡園開發、大陸「一聯三寶由雙陸」七大頂級品牌建商之冠。
這項統計,是針對央行對於高價住宅的定義,即台北市總價7,000萬元以上,台中市、高雄市總價4,000萬元以上,2024年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進行統計。
2024年台北市高價住宅成交件數最多的是富邦建設,全年成交53件;璞永建設璞園團隊、華固建設、元利建設、璞真建設等建商分居第二~五名。
全台最高單價,以「元利信義聯勤」26樓171坪中高樓層戶,以總價4.2億元成交,每坪279.4萬元,創下年度最高單價紀錄,連續三年蟬聯全台「豪宅王」霸主地位。
「皇翔御琚」雖未進入成交量排行,但其10樓交易總價達6.69億元,穩坐年度總價最高豪宅寶座。
台中方面,不僅成交件數超車台北市,品牌建商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一聯三寶由雙陸」(聯聚、寶輝、寶璽、龍寶、由鉅、雙橡園開發、大陸)囊括全市約5成量能,充分顯示台中高端住宅市場已成為豪宅發展的核心戰場。
其中雙橡園開發,以成交件數達219筆居冠,寶輝、聯聚建設分別以102、92筆分居第二、三名。
在中台灣眾多頂級品牌中,雙橡園開發憑藉頂級的軟硬體規劃及獨家打造的「雙橡園式酒店御邸」服務,連續三年創下全台高價住宅成交件數第一。
高雄方面,市場由皇苑、國城兩大在地品牌建商領軍,逐步擴大豪宅市場版圖,目前的單價與總價仍有發展空間。
2025.04.11 工商時報
高雄上市櫃建商 Q1 營收表現不一 股價跟大盤緊密連動
高雄上市櫃建商今年3月營收完成公告,無論是單月或第一季營收,因預售入帳、成屋銷售認列,進度不同,各家表現不一,但,近期的股價表現則齊漲齊跌,跟大盤緊密連動,股價暫與基本面無關。
9日開始進場實施庫藏股的京城建設(2524),10日公告3月營收5.64億元,年增9.32%,累計今年前三月營收18.93億元,比去年第一季的8.92億元,年增112.21%。
京城發言人周敬恆10日表示,今年第一季營收翻倍成長,主要是高雄三多商圈的大樓建案「京城新世界」(原名世界心),在預售階段的買家,在成屋之後的過戶、入帳所致。
最早公告3月營收的永信建設(5508),因有新成屋進場銷售的助攻,今年3月營收回升至5.36億元,月增110.86%,但,比去年同期的10.24億元,仍年減47.69%,整體的今年第一季營收9.1億元,則比去年第一季的30.76億元,少了70.42%。
華友聯(1436)今年3月營收8920萬元,累計今年前3月營收3.11億元,年增1449%,隆大(5519)今年3月營收2.91億元,累計今年前三月營收7.47億元,年減69.13%,鑫龍騰(3188)3月營收4226萬元,累計今年第一季營收1.62億元,年減74.59%,聯上實業(4113)3月營收9460萬元,累計今年第一季營收4.72億元,年減61.97%。
法人表示,由於資本市場受到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無論建設公司營收表現好壞,在極端的市場狀態,個別公司的基本面,仍得跟著大盤漲跌,此一情勢,恐怕得要等到關稅爭議告一段落之後,才會再回到個股表現。
2025.04.11 工商時報
買不起新屋?2024年 Q4 全國買賣屋齡29.7年創新高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Q4全國平均買賣屋齡來到29.7年,相比去年同季增加了1.9年,創下17年來歷史最高齡!觀察六都,平均買賣屋齡相比去年同季皆同步增加,且除了桃園市,其餘五都平均買賣屋齡,均攜手來到史上最高齡,其中又以台北市平均買賣屋齡最老,達35.6年,相比去年同季又多了2.9年。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購屋族房子越買越老,房價高漲應是最大主因,加上限貸政策緊縮,民眾房貸負擔門檻增高,都促使購屋族以犧牲屋齡來換取房價。以台北市來說,因精華市區開發飽和、土地及新案供給有限,市場供給以老屋為多,加上北市新屋平均單價破百萬元,與老宅價差達30萬元,對購屋族來說,老宅門檻更好入手。
另一方面,受地區都更、危老推動紅利誘因,購買老屋價值性增強,也是推促交易屋齡逐漸走高的因素之一。尤其位居精華區的老屋,機能強,具地段優勢與市場競爭力,銀行估值也不低,因此老屋需求高、去化也快。
觀察六都,老屋市場交易最活絡的前三名縣市,分別為台中市、台北市及台南市,老屋交易佔比均超過6成,尤其台中市,為六都中唯一買賣屋齡比平均住宅屋齡還老的縣市,台中住宅平均屋齡僅29.7年,住宅年輕程度僅次於桃園市,但平均買賣屋齡卻達33.9年,偏好購買30年以上老屋交易比例更高達7成,超越老宅最多的台北市,榮登六都老屋市場最活躍的城市。而桃園市平均住宅屋齡27.7年、平均買賣屋齡僅21.7年,摘下六都屋齡最年輕雙冠王,新屋交易比例達25.9%,亦為六都之冠。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台中市新案供給主要集中在如七期、十四期、單元十二等重劃區,價格水位高,以七期新屋最高單價已站上9字頭,而觀察市區成熟區段,如發展較早的北區、中區、西區等,擁有便利的交通、商業機能與學區優勢,可獲得較成熟的生活機能與房價考量下,讓購屋族更傾向市區中古宅;加上台中近年危老重建熱絡,累計已核准超過800案,僅次於台北市高居全台第二,鬧區老屋的整合力道強,也激勵中高屋齡物件的交易量,進而推升全市的買賣平均屋齡。
2025.04.11 經濟通
機構:各地公示擬用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總額超一千億
中指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廣東、四川、湖南發行的用於收購存量閒置土地的專項債總金額約為402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166個項目。其中,廣東省涉及金額304億元,居首位;湖南、四川分別涉及94.15億、3.3億元。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已有多地公示擬使用專項債收購閒置存量土地情況,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各地擬使用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的總金額已超1000億元,3月公示節奏有所加快。
2025.04.11 新華網
北京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首單落地
如果老人的孩子因病不具備財產處置能力,老人的房產如何能有效傳承給下一代?記者從北京金融監管局獲悉,近日,北京轄內國投泰康信託在通州區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了首次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
在北京市通州區,國投泰康信託為一位老人及其患孤獨症子女設立了不動產信託。信託公司依據約定打理房產,例如根據信託指令權人的指令出租或出售房產,受益人都可以享受收益。國投泰康信託工作人員表示,不動產信託登記幫助老人實現了“生前養老照護”與“身後守護子女”的目的。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二級巡視員周旭峰介紹,相關部門將個人住宅登記為國投泰康信託的信託產品。這張特殊的信託證書,讓家庭的核心資產轉化為“守護家人一生的保障單”,提供了個人養老、特殊群體照護的可能路徑。
北京金融監管局局長朱衍生表示,近年來,不動產信託業務不斷發展,信託財產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該項業務長期面臨不動產僅能登記在信託公司名下,不能與信託公司自有財產相區分的問題,影響信託行業充分發揮服務民生作用。
2024年12月,北京金融監管局會同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工作的通知(試行)》,打通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路徑。
國投泰康信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把不動產裝入信託專案需要現金做交易過戶,而通知明確了委託人將不動產直接裝入信託專案的操作流程,並明確把委託人的不動產登記為信託財產,與信託公司自有不動產做了區分。
朱衍生表示,下一步,北京金融監管局將鼓勵轄內信託公司積極參與不動產信託,充分發揮信託制度優勢和社會價值,在養老金融、財富傳承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2025.04.11 澎湃
金地集團:今年前3個月銷售81.5億元,在上海、杭州獲取新項目
4月9日,金地集團(4.910, 0.11, 2.29%)(600383.SH)發佈公告,3月公司實現簽約面積2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6.88%;實現簽約金額31.0億元,同比下降49.43%。
1-3月,金地集團公司累計實現簽約面積54.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5.18%;累計實現簽約金額81.5億元,同比下降51.31%。
對於市場形勢,金地集團在2024年年報中透露,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地產產業鏈修復是擴大國內需求的關鍵之一,預計支持地產止跌企穩的政策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房地產市場將逐步恢復平穩,在中長期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
土地儲備方面,截至2024年底,總土地儲備約2916萬平方米,較期初減少1184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1245萬平方米,較期初減少555萬平方米,降幅約30%。
進入2025年,金地集團重啟拿地,主要採取小股的合作模式,先是於1月以約7436萬元的代價獲取杭州市臨平老城區宅地40%的權益,又於2月花費7337萬元的代價獲得上海松江區一宅地9%的權益。
金地集團稱,過去一年公司積極調整資源結構,大力推進存量資產處置與盤活,實現資金歸集,加快回籠自由現金流。同時,密切關注各城市跟進中央“穩地產”政策落地細則,積極參與地方政府收儲工作。
2025.04.11 澎湃
龍湖集團:今年前3個月銷售169.5億元,不會為賣房不顧一切壓價格
4月9日,龍湖集團(00960.HK)發佈未經審核運營資料,今年前3個月,本集團累計實現總合同銷售金額169.5億元,合同銷售面積118.8萬平方米。其中,3月單月實現總合同銷售金額70.1億元,合同銷售面積48.5萬平方米;3月單月實現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47.4億元,權益的合同銷售面積35.2萬平方米。
對於當下房企去庫存,龍湖集團在近期的業績溝通會上表示,不會為了賣一套房子不顧一切地壓低價格;對於拿地,龍湖集團的態度是,把安全穩健放在首位,擇機獲取新土地。
龍湖集團地產航道總裁張旭忠近期表示, 3月份整個市場出現了分化現象:一線城市和杭州、成都等強二線城市市場保持熱度,其他的二三線城市熱度有所下降。全年來看,我們預判2025年市場整體下降的空間有限,但是不同城市、不同板塊之間的分化會加劇,後續市場還是會依賴於整個政策的變化以及市場預期的變化,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土地儲備方面,前3個月,龍湖集團獲取兩個專案。2月25日,龍湖集團旗下的上海湖喜房地產有限公司聯合句容建華置地有限公司以7.7594億元的底價競得江蘇省蘇州市一宗住宅地塊。2月20日,龍湖集團旗下的太倉湖暉置業有限公司與句容建華置地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以10.57億元的總價競得上海市奉賢區奉賢新城10單元06-07地塊,成交樓面價20473元/平方米,溢價率16.54%。
對於拿地策略,張旭忠介紹,公司始終把安全穩健放在首位,投資方面堅守投資紀律和刻度。去年公司在全國拿了9幅地,基本上都是處於北京、上海、杭州、蘇州、西安、成都等核心的高能級城市,這與公司一貫的投資策略相符。在今年一季度,公司還在上海、蘇州獲取了兩幅優質土地,接下來在保障償債的安全性前提下,公司會擇機獲取新土地,並根據市場變化進行彈性供貨。
商業運營方面,1至3月,龍湖集團實現經營性收入約65.5億元(含稅金額約70.0億元);其中運營收入約35.8億元(含稅金額約38.5億元),服務收入約29.7億元(含稅金額約31.5億元)。
2025.04.11 新浪網
定了!杭州國資入主龍元建設,最後一棒交接在即
此次定增擬募資18.46億元,發行對象為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交投集團)。定增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杭州交投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杭州市國資委。
杭州國資委入主在即
龍元建設(3.800, 0.09, 2.43%)與杭州國資委的這筆交易佈局還要追溯到兩年前。
2023年6月,龍元建設披露多份公告,杭州交投集團擬包攬公司18.49億元定增,同時受讓賴振元家族所持部分公司股份。
上述交易完成,杭州交投集團將成為龍元建設的控股股東,杭州市國資委將成為龍元建設的實際控制人。據粗略估算,杭州交投集團入主龍元建設的交易成本接近30億元。
具體來看,賴振元家族放棄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54億股股票的表決權(占上市公司本次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前總股本的10.09%),表決權放棄的期限自上市公司董事會通過本次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的決議之日起至杭州交投集團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高於賴振元家族直接和/或間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比例10%之日或本次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終止之日(以孰早為准)。
同時,龍元建設向杭州交投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4.59億股,募集資金18.49億元。發行完成之後,杭州交投集團將成為龍元建設的控股股東,杭州市國資委將成為龍元建設的實際控制人。
此外,賴振元家族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29億股股票(占公司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前總股本的8.40%)轉讓給杭州交投集團。協議轉讓完成後,杭州交投集團預計將持有上市公司5.87億股股份,占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的29.54%,賴振元家族持有上市公司股份3.63億股,占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的18.26%。
由於上述向特定物件發行和股權轉讓完成後,杭州交投集團持有龍元建設的股份比例高於賴振元家族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比例10%以上,根據《股份表決權放棄協定》,協定約定的表決權放棄自動終止,杭州交投集團取得的上市公司控制權已得到進一步鞏固。
劍指長三角基建“新藍海”
近幾年,龍元建設經營發展遭遇瓶頸,除了淨利潤不佳,在業務拓展過程中還面臨一定的資金壓力,資產負債率處於較高水準。
此前,杭州國資委在計畫入主之時便表示——
要將其作為其工程建設類業務的主要運營平臺,並承諾逐步將其持有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主業,以及與之相關聯延伸產業持續盈利能力和良好現金流的資產、與上市公司構成同業競爭關係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賴振元家族則作出業績承諾,即2024年至2026年龍元建設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下同)累計不低於16億元,且2024年度、2025年度實現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億元、5億元。
此次向特定物件發行股票可以視為龍元建設實際控股權交接中的最後一棒。
龍元建設相關負責人介紹——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標誌著龍元建設與杭州交投集團的戰略合作邁入全新階段,雙方將共同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行業號召力、市場競爭力的杭州市屬國有上市公司,實現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龍元建設將作為杭州市國資旗下唯一綜合性建設類上市平臺,加大在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建設及運營領域的投入力度,聚焦做強建築工程總承包及綠色建築等核心主業,圍繞“三位一體”發展目標,紮根杭州、立足浙江,兼顧長三角、珠三角發達區域,不斷提升專業能力與服務水準。
此外,該負責人表示,龍元建設將借助杭州交投集團在區域城市開發和高鐵新城建設中的專案帶動效應,以及杭州市國資旗下唯一綜合性建築類上市平臺的資源優勢,將自身打造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城市綜合服務商,並將以此次戰略合作為契機,積極推進定增發行各項工作。
據此前更新的定增方案,定增落地後,杭州國資旗下的杭交投集團將注資18.46億元,並持股公司29.51%,成為最大股東。
此前龍元建設發佈2024業績預告,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4億元至-6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減虧。
方正證券(7.390, 0.13, 1.79%)研報稱,伴隨定增進一步落地,預計龍元建設後續有望扭虧為盈。定增落地後,龍元建設將成為杭州國資唯一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上市平臺,打開杭州以及外地的項目空間。
2025.04.11 新浪網
量價齊升!南京樓市 “復蘇”
面對回暖的市場,部分開發商還調整了南京專案操盤思路,或收回新房優惠,或適當提高新房價格,銷售信心較足。
一季度,南京樓市交出了一份呈上揚態勢的成績單。
綜合來看,新房方面,來自中指研究院資料顯示,今年1月,南京新房成交1899套,同比增21.89%;2月南京新房成交1590套,同比增39.47%;3月,南京新房成交2894套,同比增20.89%。
二手房方面,據我愛我家(3.190, 0.05, 1.59%)南京研究院統計,3月份,南京二手房成交9344套(含高淳、溧水),環比大漲73%,同比漲幅為9.1%;擴大範圍來看,今年一季度,南京二手房累計成交22586套,同比上漲6.8%。
南京一二手房成交雙雙回暖。
“僅3月份,華髮股份(5.290, 0.10, 1.93%)在南京全口徑銷售額就達12.54億元,鉑萃雲灣項目就簽了121套房。”華髮股份南京區域一專案負責人告訴記者。
南京綠城片區行銷負責人沈昊亦向記者表示,一季度綠城在南京鼓樓區佈局的沁百合專案開始蓄客,在無實景公開的情況下,短短一個月有效來訪逾千組,充分顯示了南京改善型群體熱情的購買力。
面對回暖的市場,部分開發商還調整了南京專案操盤思路,或收回新房優惠,或適當提高新房價格,銷售信心較足。
除了成交回暖,南京樓市成交價格也在上揚,2月南京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約0.5%,連續4個月環比上漲,且連續3個月漲幅位居全國70城第一。
對於市場回暖,麟評居住大資料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認為,這是市場深度調整後修復、政策利好以及改善性需求釋放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去年,南京開展了多批次住房消費‘以舊換新’活動、實施都市圈公積金貸款政策同城化、推行購房即落戶政策等,為市場止跌回穩奠定了扎實基礎。”
新房價格上漲
新房價格上漲是南京樓市一個明顯趨勢。
“我們主力供貨項目金陵月華於去年下半年首開,開盤即去化75%。今年一季度,項目壓軸加推,項目成交均價穩定站上7.3萬元/平方米以上,400平方米戶型單價突破8萬元/平方米,頂複戶型總價接近6000萬元。”南京綠城片區行銷負責人沈昊向記者表示。
“因供應量減少,新房價格折扣相較於去年年底有不同程度調整。” 南京一名主城區新房代理人告訴記者,改善型住宅成交情況最好,有樓盤幾個月就售罄了;去年12月,南京還再現了“搖號盤”“日光碟”。
對於價格上漲原因,南京地產從業者周本華認為,供應量少是新房價格上漲一大原因。目前,主城區板塊新房已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樓盤已沒太多可選擇。因此,新房折扣相較於去年底有不同程度調整,整套房子較此前貴十幾萬元到二十幾萬元很正常。
據瞭解,2024年南京成功出讓地塊164幅,在出讓地塊分佈上,主城六區僅占14幅,熱門板塊如大校場、燕子磯、雨花核心區等均未有地塊上市,這也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這些熱門板塊幾乎沒有新盤亮相。
不過,區域之間的分化仍在持續。
沈昊坦言,一季度南京樓市呈現“冷熱不均”特徵,如河西中、河西北等核心區的高品質專案銷售火熱,部分非核心區或產品力不足的專案仍需促銷。
一份來自市場的調查
當下,購房者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看法及購房情況如何?為此,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式採訪,他們的購房情況一一呈現。
在調研採訪的數十名意向購房人中,有11名受訪者為已有住房的,其中2名在去年首次購房;11名有房的受訪者中,有7人以改善為目的,正在尋找合適房源;有9名受訪者為今年首次將購房事項提上日程。
上述購房者中,45%家庭年收入在20萬元到50萬元間,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下家庭占40%,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的家庭僅占15%。
根據上述調查問卷結果,受訪者中,有35%預計購買的住房面積在90平方米至140平方米間,有35%預計購買的住房面積在60平方米至90平方米間,僅20%預計購買的住房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10%預計購買140平方米以上住宅。
上述調查問卷還顯示,有10%意向購房者對南京未來樓市政策表示關注,如意向購房人陳先生,希望銀行貸款利息能進一步降低,以減輕購房者還貸壓力;亦有受訪者表示,更多房源入市,購房者選擇範圍就越廣,價格也更趨於合理,這是有益於購房者的政策。
在接受採訪的意向購房人中,有50%購房者認為,房價仍是在作購房選擇時最重要的一項影響因素。受訪人陶女士向記者表示,“未來房子就是自住的意義,不用考慮投資買房,因此會在能力範圍內選擇適合的房子”;李先生則擔心,“未來,不符合《住宅專案規範》的二手房流通率可能會較差,所以會更加慎重選擇房源。”
“今年還有較強的降息呼聲,有望進一步降低買房門檻。”58安居客研究院南京分析師秦小華表示,不同區域樓市表現可能會進一步分化。
樓市預期
政策利好、改善型需求激發了南京樓市“復蘇”。不過,樓市持續回穩還需要依賴於人口和產業的雙重支撐。
去年5月11日,南京市公安局印發《關於合法穩定住所落戶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南京正式進入“買房即落戶”的時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24年南京常住人口為957.7萬,較2023年的954.7萬僅增加3萬。
實際上,2023年9月,南京就宣佈降低落戶門檻,35歲以下大專學歷繳納社保即可落戶。這一年末,南京市常住人口為954.7萬,與2022年的949.11萬常住人口相比,增加5.59萬。
南京的人口增速正在放緩。
人隨產業走,產業因人興。
從產業來看,電子、石化、鋼鐵、汽車仍是南京四大傳統支柱產業。近期受產業調整、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傳統產業大多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這也直接導致南京經濟2024年增速不及全國平均水準。2024年,全國GDP增速為5%,江蘇省GDP增速為5.8%,南京GDP增速僅有4.5%。
根據記者提供的調查問卷結果,60%的受訪者為企業職員,15%的受訪者為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5%的受訪者為個體戶。
南京房地產學會會長吳翔華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一些三線城市對於落戶沒有任何限制,但是依然很難吸引人口落戶,或是呈現人口流出的狀態。這些都是因為當地缺少工作機會和成家立業的基礎。因此,只放寬落戶還不夠,需要有就業、創業等一系列配套措施進一步完善,才能真正吸引人口,助力樓市。
好在南京對於產業升級的追求一直未停歇,尤其對於新興科技產業,南京市政府層面一直保持著“上進心”。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以來,南京系統構建“4266”產業體系,即鋼鐵、石化、汽車、電子四大支柱產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新型電力兩個國家級產業集群;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積體電路、智慧製造裝備、新型材料、航空航太六大戰略新興產業;新一代人工智慧、第三代半導體、基因與細胞、元宇宙、未來網路與先進通信、儲能與氫能6個未來產業新賽道。
在此基礎上,形成了1個8000億級、1個4000億級和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未來產業規模實現兩位元數增長,規上工業企業突破5000家。
城市間競爭日趨激烈,只有在營商環境上搶佔高地,才能在區域競爭中跟上步伐。
2月初召開的南京“新春第一會”上,南京還發佈了2025年全市營商環境重點舉措,從五方面規劃南京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釋放的具體舉措。
在一系列規劃與行動的輔助之下,南京人口、產業、樓市企穩的希望正悄然生長。
2025.04.11 經濟通
中原建業銷售額3月跌30%,首季跌29%
中原建業(09982)公布,3月在管項目銷售8.75億元(人民幣.下同),跌29.77%,銷售建築面積14.5萬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售價6028元。至於今年首季在管項目合約銷售26.9億元,減少29.1%,銷售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減少27.8%,每平方米平均售價為5844元,減少1.9%。
該集團指,於3月獲得1個新簽合約項目,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首季擁有2個新簽合約項目,新增建築面積9.8萬平方米,減少73.2%。截至3月底,擁有250個在管項目,擁有451個簽約項目,累計簽約建築面積約5570萬平方米。
2025.04.11 經濟通
宏安集團旗下位元堂1,950萬元賣物業,料無盈虧
宏安集團(01222)公布,持有約72.02%股權的位元堂(00897)以1950萬元出售物業而訂立臨時協議,料不會錄重大收益/虧損。
該集團指,出售香港九龍欽州街60A號地下連閣樓,出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擬悉數用於償還與該物業有關的按揭貸款。
2025.04.11 經濟通
建業地產銷售額3月升21%,首季升15%
建業地產(00832)公布,3月取得物業銷售額5.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21.2%;銷售建築面積約9.7萬平方米,增加42.9%;每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5548元,減少15.2%。
該集團指,今年首季物業銷售額21.1億元,增加15%;銷售建築面積約35.2萬平方米,增加22.7%,每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5976元,減少6.2%。
2025.04.11 經濟通
中集集團擬簽坪山土地整備,獲償逾8億人幣及土地
中集集團(02039)(深:000039)公布,擬簽署中集坪山生產基地土地整備項目補償安置協議書,補償約8.28億元人民幣及土地補償。
該集團指,因深圳市坪山區土地整備工作的需要,涉及7宗地合計約82.3萬平方米,而所獲土地補償測算為項目留用土地的權益容積約112.8萬平方米。
2025.04.11 信報
樓王傲璇10年實蝕2,400萬
交投旺樓價跌 超豪宅兩周再錄損手
經濟疲弱,連超級豪宅亦受衝擊。曾登上亞洲一手分層住宅樓王寶座的東半山傲璇,相隔逾一年半再錄得「大刁」。前恒力集團董事局主席陳長偉,持有的一個頂層特色戶連雙車位以5.12億元沽出,除屬約半年來最巨額二手豪宅「大刁」外,陳長偉入市近10年,扣除使費更明賺實蝕逾2400萬元,成為半個月內第二宗超級豪宅「見血」。
豪宅交投轉旺,惟無助樓價。據悉,上述由陳長偉持有的傲璇頂層特色單位,實用面積5444方呎,附1508方呎天台,原連兩個車位以8億元放售,至上月中連兩個車位減至5.12億元易手,呎價94048元,樓價為去年10月後最大宗二手豪宅成交,僅次該月以10.5億元易手位於山頂的山頂道雙號大屋。
前恒力主席5.1億連車位易手
陳長偉2015年斥近5.1億元一手購入該單位及兩個車位,當年入市價不但屬全港首個新盤分層戶衝破5億元關,更一度刷新亞洲單一一手分層住宅造價紀錄。陳長偉事隔近10年賣樓,造價卻僅較當年升值240萬元或4.7%,扣除使費及計及回贈料更損手逾2400萬元。
傲璇位於司徒拔道53號,只有12伙,對上一宗兼唯一的二手成交,為2023年8月以4.18億元易手的中層戶連雙車位,實用面積5154方呎,呎價81102元,該單位及兩個車位原由深圳祥祺集團董事長持有,最終由銀主接管並沽出,亦即前述傲璇頂層特色戶呎價較之高16%。
傲璇前身為太古集團高層人員專用的大班屋,太古地產(01972)其後夥拍有「建築界畢加索」之稱的著名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為項目重建作出設計,打造出極具標誌性的螺旋狀結構建築大樓。
今年逾億二手豪宅成交14宗
項目過去開賣除樓價及呎價均曾登上亞洲一手分層住宅最貴寶座,更吸引不少富豪及名人入市,例如電盈(00008)前副主席袁天凡,2015年偕太太恒生銀行(00011)前一姐李慧敏,以逾3.75億元購入一個中層戶連雙車位,實用面積5199方呎,呎價72201元;而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賈慶林的外孫女李紫丹,以及人稱「台灣張」的投資者張彥緒太太何霖亦各買入一伙並各連兩個車位。
陳長偉以地產開發及投資起家,2015年起在本港物業市場冒起,除以天價買入傲璇單位外,2018年6月更以150億元向太古地產購入鰂魚涌太古城中心第3及第4座,其後引入基滙資本作為主要投資者,合作持有物業。
此外,陳長偉亦有染指海外物業,如2017年以約16.63億元購入倫敦Gresham street 25號全幢商廈。
事實上,今年二手豪宅持續升溫,至今已錄共14宗造價逾億元交易,涉資共近28.53億元,惟當中不乏損手個案,如九龍半山緹山一幢實用面積2876方呎的雙號屋,在上月底以1.38億元沽出,較原業主2022年購入價1.66億元,貶值2800萬元或16.9%。
2025.04.11 信報
SIERRA SEA 預告設新付款法吸客
發展商部署推出不同付款方式吸客,新地(00016)旗下西貢十四鄉西沙灣發展項目的第1A(2)期SIERRA SEA最快下周公布首張價單。新地代理執行董事陳漢麟指出,SIERRA SEA屆時會提供多種付款方法,並具有突破性,預料可滿足首置客、換樓客及投資者需求。
該集團過去亦曾推出不同付款方法,例如屯門兆康NOVO LAND第2A期於2023年11月推出「置開心」樓價保障計劃,若簽署臨時買賣合約至收樓期間,新界區樓價錄得跌幅,買家可獲最多樓價5%的金額保障。
一田首席商務官黃耀霆表示,全新概念店「一田新鮮」已落實進駐西沙GO PARK第二期,面積逾一萬方呎。一田新鮮提供蔬果、鮮活海鮮及肉類等,料今年底開業。SIERRA SEA住客於開業首3個月可享九五折優惠,以及購物滿300元免費送貨服務。
瑜一.天海開售即沽14伙
昨天全港一手市場單日錄約30宗成交,華懋集團及港鐵(00066)合作發展的何文田站物業發展項目第IA期瑜一.天海,昨天起推售35個2房戶,華懋集團銷售總監封海倫透露,項目即日售出14伙。該期數以現樓形式推售後,9天速沽83戶,套現近9.2億元。
新世界(00017)旗下北角皇都戲院重建項目283 King's Road的住宅部分皇都,昨天獲一組大手客斥資1370.3萬元買入兩伙。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說,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所得,上季全港錄3713宗一手住宅買賣登記,較去年第四季4790宗跌逾兩成,但仍為過去6年以來的同期新高。不過,因今年首季涉及不少細價新盤登記,每宗平均售價為858.8萬元,按季瀉31%,創2015年第四季後的新低。
2025.04.11 信報
「 現代工業 」類補價標準額最多降三成
為加快舊工廈重建,政府2021年就工廈補地價引入「標準金額」制度,並按年作檢討,地政總署昨公布最新標準金額,首度把修契後的用途由「住宅」和「商業/現代工業」兩大類分為三大類,即把「商業/現代工業」細分為「現代工業」和「商業」用途,並各自訂立標準金額,其中「現代工業」的標準金額最多降近三成。地政總署稱,此舉可更準確反映重建後作現代工業用途的工廈之土地價值。
據標準金額制度,全港分為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南和新界北5個分區,地政總署會因應原有用途和修契後的用途,採用不同的標準金額釐定補地價,其中修契前分為「工業/倉庫」和「特殊工業」兩類;修契後本來只有「住宅」和「商業/現代工業」兩類,署方宣布,把後者細分為「現代工業」和「商業」兩類,各定下標準金額。
在樓市氣氛轉弱和土地市場價格急挫的勢頭下,各類物業的標準金額下跌,其中修契前「工業/倉庫」的標準金額由去年4月的1486至2880元,降12.4%至14.5%,到1301至2462元。
至於修契後用途,由於「現代工業」的標準金額較「商業」低9.8%至15%,令「現代工業」的標準金額由去年的2230至5574元,降到1579至3995元,跌幅25%至29.2%;「商業」用途則降12.5%至21.2%,報1858至4459元。「住宅」用途的標準金額按年挫6.8%至14.7%,最新為2694至6968元。
港島「工轉住」少補2%
假設修改地契前後的總樓面面積不變,由「工業/倉庫」改為「現代工業」的補地價金額跌幅最顯著,由去年約744至2694元,跌到最新278至1533元,跌幅由40.5%至最高62.6%。「工轉住」的補地價金額變化較小,港島區由去年的4599元降約2%,至4506元;新界北跌幅達16.7%,屬各區中最大,補地價金額由1673降至1393元。改動的生效日期將追溯至今年4月1日。
2025.04.11 信報
灣仔19層商廈蝕讓價3.98億放售
有業主放售灣仔駱克道382號寫字樓部分,共佔大廈19層,意向價3.98億元,較買入價低逾9%。
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資深董事黎其峰表示,灣仔駱克道382號5樓至頂層全部商業部分,以私人協商方式連現有租約放售,包括大廈命名權及管理權、外牆巨型廣告牌。是次放售物業共19層,總建築面積47349方呎,意向價3.98億元,呎價約8405元。
資料顯示,上述物業由活星地產集團創辦人兼主席李耀湘或相關人士持有,於2021年9月向「舖王」鄧成波家族斥4.15億元購入該廈其中18層,之後在2023年1月斥2394萬元購入多一層,入市總成本近4.39億元,目前叫價較購入價低4094萬元或9.3%。
上環中遠大廈15年貶值3.4%
另外,商廈買賣錄得蝕讓。市場消息指出,上環中遠大廈11樓7室,建築面積約1956方呎,以2150萬元售出,呎價約10992元;單位連每月8.4萬元租約出售,租金回報約4.7厘。原業主2010年10月以約2225.93萬元入市,賬蝕75.93萬元或3.4%。
灣仔新銀集團中心亦有全層成交,為建築面積約7388方呎的17樓,成交價7288萬元,呎價約9865元。原業主為資深投資者林少釵,於2010年以7092.48萬元購入,賬賺195.52萬元。
2025.04.11 信報
租金指數首季微升 展望年內平穩向上
私人住宅租金高位橫行,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CRI)今年首兩個月連環向上後,3月輕微回吐0.08%,報123.87,而今年首季累計租金仍進賬0.57%,該行料第二季租金可平穩向上。
3月四大分區獨九龍回落
據中原資料,3月的CRI雖略回落0.08%,按年仍高約6.29%。四大分區的租金,3月僅九龍區逆市回落,按月挫1.51%;其餘3區升0.07%至1.85%。九龍區3月的跌幅亦拖累該區首季租金指數累挫0.24%,而其餘3區則有進賬,新界東飆1.13%最勁,新界西累漲0.71%,港島升0.45%,帶動整體CRI首季揚0.57%。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說,在用家需求支持下租金高位橫行,逐步累積上升動力,有租客開始提前預租,預計第二季租金平穩向升。現時CRI較2018年8月的歷史高位128.01仍低3.23%,楊明儀料今年第三季踏入暑期季節性旺市,CRI有望逼近歷史高位。
2025.04.11 經濟
10大屋苑估價續跌 僅兩屋苑企穩
新印花稅政策出台逾1個月,成功帶動細價樓交投量,但樓價仍疲弱,拖累銀行估價下跌。10大屋苑中,僅2個屋苑估價企穩,其餘普遍呈下跌趨勢。業界稱,估價數據滯後,3月交投量增加,樓市回穩勢頭趨明顯。
本報追蹤10大屋苑部分單位的中銀 (02388) 或滙豐銀行網上估價走勢,普遍呈下跌趨勢,其中將軍澳新都城更跌破800萬元關口,單位為1期4座中層F室,實用面積701平方呎,3房,現分別獲中銀及滙豐估值788萬及782元萬元,按月分別跌約3%及2.3%,為本月最傷的屋苑。
其他屋苑表現則參差不齊,除上述新都城外,中銀本月調低另外3個屋苑的估價,按月多一個,跌幅介乎0.9%至1%。而3大港島藍籌屋苑、紅磡黃埔花園及東涌映灣園,估價則按月持平。
另一方面,滙豐估價延續維持窄幅上落走勢,但情況較3月樂觀,共調升3個屋苑的估價,其中沙田第一城1座中層C室,實用面積327平方呎,2房,獲估值410萬元,升幅達2.8%,為本月表現最佳的屋苑。
盡管整體市場估價下跌,東涌映灣園及鴨脷洲海怡半島卻成為少數估價企穩的屋苑。東涌映灣園3房戶本月分別獲中銀及滙豐估值889萬及828萬元。鴨脷洲海怡半島3房戶,除獲中銀估值814萬,按月持平外,更獲滙豐估值849萬元,見升1.3%。
估價跌幅收窄 關稅戰或礙信心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分析,新財案公布後,樓市明朗化,特別是2月底至3月新盤銷情顯著改善,熱度帶動二手交投量增加,其中藍籌屋苑和細價樓交投量尤為突出,整體成交量在3月份反彈超過5成。
然而,發展商繼續以貼市價推盤,業主亦多以「去貨」為主,交投量無助價格回升,呈現「量升價軟」。綜觀整體市場中,42%的屋苑估價回升,58%仍下跌,但下跌幅度已收窄,顯示樓市回穩向好的訊號愈來愈明顯。
她又認為,金融市場波動及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環球股災,或會影響投資者信心。不過,政策利好、利率預期下降、租金回報提升,及政府嚴打濫用公屋等因素,均刺激買家轉租為買,及投資者投入資金避險。加上5、6月租務旺季來臨,租金有望進一步上升,繼續推動「供平過租」,吸引更多人入市。銀行對按揭審批的取態是正面且偏積極,未見有轉趨審慎,預計估價將逐步反映3月下旬的回暖趨勢,其中細價樓和藍籌屋苑將率先回暖。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則認為,新財案以新印花稅政策最為亮眼,但政策針對細價樓,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將細價樓交投氣氛,轉移至整個市場,繼而帶動其他類型單位價格回穩。加上,近期環球經濟的不穩定性,令買家入市偏向以自用或「撈筍盤」為主,相關的觀望態度或拖慢交投量。
他續指,市場憧憬美聯儲局6月重啟減息,料樓價在下半年才有望回穩向好,向好勢頭更可能要待第四季才會反映在估價上。
2025.04.11 經濟
元朗永富閣292萬沽 9年貶1成
細價樓承接力持續,不乏細價上車盤的元朗區,本月暫錄40宗成交,約佔1成造價低於400萬元或以下,包括剛易手的市中心單幢樓永富閣以292萬元沽,9年樓價貶值逾1成。
中原副區域營業經理王勤學指,元朗區本月錄得約40宗成交,按月同期升約3成,而月內400萬元以下成交佔近1成,足見平盤仍受市場追捧,而剛易手的市中心永富閣中層F室,實用面積307平方呎,1房,業主原開價300萬元,獲上車客議價後以292萬元沽出,呎價9,511元。原業主於2016年10月以330萬元購入,持貨9年,帳面虧蝕38萬元,樓價貶值約12%。
西營盤瑧蓺2房 蝕484萬沽
而同區朗城滙5座低層B室,實用面積496平方呎,2房,減價10萬元以640萬元易手,呎價12,903元。單位現時仍有租約,租客願意配合業主開門讓買家睇樓,得以促成成交。上車客心儀屋苑屬鐵路盤,價錢合理,迅速還價入市。原業主於2019年以735.3萬元一手買入,6年間轉手帳面蝕95.3萬元,樓價貶值13%。
市場消息透露,西營盤瑧蓺高層B室,實用面積462平方呎,屬於2房間隔,原本叫價98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870萬元易手,呎價18,831元,是屋苑罕有跌穿1.9萬元個案。資料顯示,原業主早於2018年以1,353.5萬元購入,是次易手帳面蝕讓483.5萬元離場,期內貶值36%。
至於上月突破200宗成交的將軍澳區,本月暫錄約50宗買賣,按月同期少4成,而蝕讓成交佔近3成,康城區仍為蝕讓重災區,市場消息指,最新成交的LP6 1座高層D室,實用面積906平方呎,套3房另士多房,新近以1,190萬元沽出,一手業主於2019年以約1,592.4萬元入市,持貨6年轉手帳面蝕402.4萬元,樓價貶值25%。
2025.04.11 經濟
一手首季3,713成交 6年高
今年首季全港共錄得3,713宗一手私宅買賣登記,為過去6年以來的同期新高。據利嘉閣統計,以每宗平均售價計算,今年首季為858.8萬元,按季瀉31%,創37季新低,因當中涉及不少細價新盤登記。
按樓盤分類,今年首季登記新盤中,以新界區佔比最多,高逾55%,而10大新盤登記量排行榜中,元朗朗天峰錄得最多的432宗買賣登記,登記總值約18.06億元,平均每宗成交價約418萬元;其次,屯門珀岸326宗,登記總值12.16億元,平均每宗成交價約為373萬元。而元朗YOHO WEST PARKSIDE則錄312宗登記排第3位。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2月底在財政預算案放寬百元印花稅至400萬元物業後,新盤交投於3月進一步大爆發,加上次季向來是傳統銷售旺季,縱然面對美國向全球大幅加徵關稅的不利因素,但估計發展商在減存貨的前提下,會維持以貼市價開盤,而市場的剛性住屋及投資需求料可保持,料次季可錄約5,400宗登記,將按季升逾45%,屆時有力創下自2024年第三季以來的4個季度高位。
2025.04.11 經濟
工商舖3月買賣 383宗升46%
3月份工商舖買賣轉好,統計指,上月錄383宗成交,升幅約46%。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董事黃應年表示,淡月結束,加上有工廈新項目應市,刺激整體工商舖在3月份出現較顯著反彈。據土地註冊處初步臨時數字顯示,2025年3月全港共錄得383宗工商舖物業買賣登記,較2月份的263宗反彈45.6%,創下近22個月次高水平;月內登記總值錄得49.8億元,按月急漲58.9%。3月份三大範疇物業登記量出現全綫回升,當中以商廈逾6成的升幅最凌厲,工廈及店舖也分別升55.6%及13%。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工商部高級營業董事朱亮恒指出,受惠再錄得不少工廈新項目的銷售登記,刺激工廈買賣登記量小休1個月後再次回升。數據顯示,3月份工廈買賣登記達221宗,較2月的142宗大增55.6%,為近23個月次多,反映工廈市場顯著回暖。上月工廈登記佔比亦逼近6成,達57.7%,按月增3.7個百分點。至於3月份工廈登記總值錄得15.44億元,按月同步升53%。
商廈創22個月新高
商廈買賣登記方面,黃應年表示,農曆新年淡月過後,購買力顯著回流,帶動商廈買賣登記追落後,一舉重越久違了的逾80宗水平。總結3月全月商廈共錄得84宗買賣登記,較2月份的52宗急漲61.5%,登記量為近22個月新高。至於月內商廈登記總值更銳升77%,錄得25.31億元,平均每宗商廈成交價逾3,013萬元。
店舖表現方面,利嘉閣(工商舖)地產—商舖、商業及投資部高級營業董事鄭得明指出,店舖買賣隨大市回暖,惟升幅相對較少。數據顯示,2025年3月份店舖買賣登記共錄78宗,按月升13%。至於月內店舖登記總值表現較遜色,僅有9.05億元,逆市跌11.7%,為近5個月以來最少,平均每宗店舖買賣均價為1,160.3萬元,按月萎縮22%。
2025.04.11 經濟
指標甲廈價急回調 成交稍反彈
近1個多月指標甲廈出現數宗買賣,主因業主大幅降價,吸引用家及投資者承接。業界指,關稅戰將令交投短期放緩,惟料買家仍等待機會撈貨。
近期本港指標甲廈連錄成交,金鐘遠東金融中心更是連續2個月有買賣。資料顯示,遠東金融中心2701至02室,面積約4,191平方呎,以約6,750萬元成交,呎價約16,106元。由於單位處中高層,享全海景,屬優質單位。
該單位由中資機構租用,呎租約48元,回報率約3.6厘。據悉,原業主於2007年以約3,939萬元購入,持貨18年轉手,帳面獲利約2,811萬元,升值約7成。
翻查資料,是次沽出單位呎價約1.6萬元,屬逾17年新低。另較早前紀惠集團以約1.94億元,售出39樓全層,面積約10,800平方呎,呎價約1.8萬元,低約1成。
力寶中心低層 2078萬易手
另外,金鐘力寶中心1座低層01室,面積約1,495平方呎,以約2,078萬元沽出,呎價約13,900元,屬市價水平。單位連租約成交,月租約5.4萬元,回報率逾3厘。原業主於2023年以約3,420萬元購入單位,持貨兩年沽出,帳面蝕約1,342萬元離場,幅度近4成。該廈近期相繼錄蝕讓成交。
至於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901及920室,面積約2,947平方呎,以約4,200萬元易手,該單位交吉易手,新買家為投資者。原業主於2017年以每平方呎價約23,074元買入,涉資約6,800萬元,持貨接近8年帳面虧損約2,600萬元,物業貶值約38%。上述單位可望海景,原業主年前亦沽出同層3個單位,涉資共約5,730萬元,當中12至13室相連單位,面積約2,114平方呎,成交價約3,900萬元,平均呎價約18,448元。
中原工商舖黃瑋琮表示,近期個別甲廈業主大幅降價,即吸引用家及投資者入市,令港島區3大指標甲廈,均先後錄買賣。
貿戰或令市況短期放緩
後市方面,近日中美爆發貿易關稅戰,令股市波動。黃瑋琮分析,因後市有不明朗因素,短期內難免令買家稍為觀望,故短期買賣或受影響。但他認為,由於甲廈價已有大幅調整,加上個別用家一直有興趣入市,故相信實力用家及投資者,趁市況出現不利消息,反而更會物色筍盤,故對後市仍樂觀。